产品|百亿市场规模,乳企巨头纷纷入局,巴氏奶之争谁是赢家?( 三 )


冷链运输也很难解决此问题 。 我国的冷链建设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主 , 牛奶的主要产地冷链物流企业相对稀缺 , 三四线城市的冷链铺设更是深入不足 。 通过冷链解决“产、销地不对称”的问题尚属困难 。
由于国家政策限制和奶源建设成本高等因素 , 自建牧场并不容易 。 而奶源又是必须解决的核心要素之一 。 因此 , 蒙牛和伊利要想发展巴氏奶 , 得和其它的区域乳企一样 , 重新走上收购、并购区域牧场和城市乳企的路线 。
无法跨越奶源区域和冷链的困境 , 蒙牛和伊利不得已只能在产品保质期上下功夫 , 延长产品的“货架时间” 。
所以 , 伊利和蒙牛分别推出了保质期15天和21天的巴氏奶产品 , 比其他品牌的常规巴氏奶保质期延长了1-2倍 , 而这样的保质期是否符合国家巴氏奶的标准目前还尚不明确 。

产品|百亿市场规模,乳企巨头纷纷入局,巴氏奶之争谁是赢家?
文章图片
(由左至右依次为:蒙牛“鲜牛奶”、“每日鲜语”鲜奶和光明“娟姗鲜牛奶”)
再者 , 巴氏奶必须15天以内的保质期要求 , 就让伊利、蒙牛在常温领域的“压货-动销模式”难以走通 。
推动巴氏奶品类扩张发展的驱动力也是核心要素之一 。 换句话来说 , 谁能赢得战争 , 关键要看谁有最想赢的动力 。
常温奶和巴氏奶存在着明显的替代属性 , 这对于伊利、蒙牛这样的常温奶巨头而言 , 难免有“左右互搏”的潜在挑战:到底该说常温奶营养更好 , 还是巴氏奶营养更好?
对于两家乳业龙头来说 , 一方面 , 常温奶的优势地位很难撼动;另一方面 , 常温在二者集团内的地位最强、根基最牢 。 源于盈利诉求 , 二者都需要力争常温奶的稳定增长 。
因此 , 基于获利惯性 , 两家公司很大可能在常温奶产品线上的资源投入优于低温产品线 , 在短期内可能对低温产品线的发展形成挤压 。
不过 , 伊利的主要注意力或许不在巴氏奶 。
与区域乳企不同 , 巴氏奶只是伊利和蒙牛乳业帝国中的一小部分 。 根据估算 , 区域乳企自有牧场供奶占比多在40%以上 , 低温奶收入占比也多数高达40%以上 , 而伊利、蒙牛的低温奶收入占比均不超过20% 。
伊利在高端常温奶、常温酸奶、婴配粉等品类上的增长和盈利状况良好 。 据伊利2019年财报显示 , 伊利旗下的“金典”“安慕希”“畅轻”等重点产品销售收入增长22.3% 。 同时 , 伊利的奶粉制品和冷饮产品维持在46%以上的高毛利 。
除此之外 , 伊利更喜欢高举高打的品牌铺货方式 , 而巴氏奶必须做到短精快的特点要求 , 决定了短时间内无法规模化 。
相较伊利 , 蒙牛布局巴氏奶的动力略强 。 一方面 , 巴氏奶有利于蒙牛充分利用其优质的南方奶源 。 另一方面 , 巴氏奶短期拥有成长红利 , 一旦完成突破将长期享有商业壁垒 , 有利于蒙牛缩小与伊利的差距 , 也更为港股投资者喜欢 。
从蒙牛宣称“要成为鲜奶第一”的豪言中 , 也不难看出其在巴氏奶领域想要一骑绝尘的决心 , 但短期内集团内部估计仍会以常温奶为核心的资源投放板块 。
另外 , 蒙牛还需要补上牧场和市场占有率的不足 。 在现有的国家环保政策的制约下 , 若想要通过影响国家调整政策来增加新建牧场的可能性 , 其难度相当大 。
我们再来看老牌区域乳企 。 巴氏奶的崛起给了老牌区域乳企进一步做大做强的机会 , 新希望乳业就是其中的潜力股之一 。
近两年 , 新希望颇有黑马之势 。 自2002年起 , 新乳业在国内掀起了多轮并购潮 , 通过整合和联姻区域乳企 , 实现全国的快速扩张 。
目前 , 新乳业旗下共有37家控股子公司、13个主要乳品品牌、15座乳制品加工厂、12个自有牧场 , 尤其在西南和京津冀区域 , 分别拥有本区域最大的低温生产基地和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低温工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