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百亿市场规模,乳企巨头纷纷入局,巴氏奶之争谁是赢家?( 二 )


除内部竞争外 , 外资巨头的介入同样不容忽略 。 去年上半年 , 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旗下品牌安佳推出了同名巴氏鲜牛奶 , 还与盒马、每日优鲜联合推出了“日日鲜鲜奶”和“一只诚实的牛”等鲜奶 。
除了推出名目繁多 , 让消费者挑花了眼的产品之外 , 部分品牌已经开始打起了低价促销的主意 。 在北京的商超中 , 消费者时不时就能遇到“买一送一”“八折促销”“1元买450ml鲜奶”的活动 。
如今 , 巴氏奶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 各品牌企图利用自身优势弯道超车 。 但是 , 想要在现有的加工技术和冷链条件下 , 从巴氏奶品类中跑出个蒙牛、伊利一样的巨头 , 恐怕有点难 。
2、谁能拔得头筹? 在巴氏奶江湖的争斗中 , 所有乳企都绕不过三个坎:
第一道坎是奶源 。 因为低温巴氏奶生产、标准要求很高 , 必须使用100%生鲜乳 , 奶源还得来自新鲜无污染的规模化优质牧场 。 且在菌落总数、蛋白含量等方面的要求都更为严格 , 原奶从挤出到生产全程必须控制在24 小时内完成 。

产品|百亿市场规模,乳企巨头纷纷入局,巴氏奶之争谁是赢家?
文章图片
(图 / 摄图网 , 基于VRF协议)
因此 , 拥有高质量的优质奶源成了巴氏奶业务发展扩张的基础 。 “得奶源者得天下”这句话在巴氏奶业务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
第二道坎是产品保质期 。 与常温奶的高温杀菌不同 , 巴氏杀菌工艺不能彻底杀灭所有的微生物 , 也正因此巴氏奶保留了更多珍贵的活性营养物质 。 但因为杀菌不彻底产品很容易变质 , 致使产品的最佳保质期仅有3-7天 , 最长也超不过15天 。
保质期短 , 一方面意味着留给售卖的时间很有限 , 乳企要尽量缩小牧场到生产工厂到销售终端的距离 , 缩短产品从出厂到消费者手中的时间 。 另一方面 , 必须快速高效的完成全链条运作 , 以及货损处理成本相对更大、操作更为复杂 , 对应同等情况下就有了更高的渠道费用 。
第三道坎是冷链 。 巴氏奶中残余的微生物在高温下会迅速繁殖 , 所以产品从生产、贮藏、运输到销售终端 , 再到消费者手中的每个环节 , 都必须保持2~6℃的环境 , 任何一个环节托冷都会导致产品变质 。
而终端冷链的建设成本较高 , 有不少企业不具备大规模建设终端冷链的能力 。 君乐宝乳业集团副总裁、低温事业部总经理杨洪滨曾表示:“企业每年需要投入数亿元费用建设终端冷链 , 目前拥有终端自投冷柜数十万台” 。
因为保质期短和对冷链物流的苛刻要求 , 巴氏奶的生产半径覆盖为250-300公里为佳 , 销售半径最远只能限定在 600 公里以内 。 超过这个距离冷链的成本就很高 。
由于奶源、产品加工工艺、保质期和冷链的限制 , 巴氏奶行业难以突破“产地销”困境 , 只能就近生产 , 就近出售 。 例如 , 光明集中在华东地区 , 新希望在川渝最强势 , 北京人爱喝三元 , 但是到了福建 , 长富奶最受推崇等 。
所以 , 想要在巴氏奶行业中成为老大 , 免不了要围绕上述三方面展开较量 。 而在这一场激烈的暗战中 , 拥有奶源、冷链等强实力的全国性乳业巨头是否更容易“拔得头筹”?
事实上 , 巴氏乳一直是全国性乳企巨头的“软肋” 。 虽然在其他乳业品类里 , 伊利和蒙牛具备绝对的优势地位 , 但是对于巨头们来说 , 巴氏奶品类却是一个使不上力气的新战场 。
在奶源的数量上 , 伊利和蒙牛的确有竞争力 。 据2108年数据统计 , 伊利、蒙牛两家企业对中国的奶源控制接近4成 。 但在奶源的位置上 , 他们却依然“够不着”全部的目标消费者 。
蒙牛和伊利的牧场多集中于中国北部 , 人口聚集的中国东部和南部地区牧场较少 , 西部几乎没有 。 牧场在北部 , 市场在东部及南部 , 这意味着蒙牛和伊利离巴氏奶的中心市场很远 , 现有牧场无法支撑巴氏奶市场的扩张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