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亲王府|明金“长山之战”:皇太极围点打援战法的“开山之作”( 四 )


也正是因为明军如此的不协同 , 不配合 , 才给了皇太极充分的调整部署的空间 , 使其在战场上的临阵指挥能力得以充分发挥 。
雍亲王府|明金“长山之战”:皇太极围点打援战法的“开山之作”
文章图片
再次 , 就是明军对于双方实力的对比情况 , 存在明显的认知偏差 。
吴襄、宋伟大军刚出锦州的时候 , 曾有过与皇太极的短暂对峙 , 而皇太极选择了主动后撤 , 这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明军的“骄傲”情绪 。 更为致命的是 , 明军对于后金军队拥有火炮的事情全然无知 , 以至于当吴襄所部面对敌人的炮轰的 , 展现出了极大的惊愕之情 。
雍亲王府|明金“长山之战”:皇太极围点打援战法的“开山之作”
文章图片
反观皇太极 , 却在“长山之战”中展现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 。
他在“重营”尚未落位的情况下 , 就开始冲击明军阵营 , 以求打乱明军阵脚 , 避免明军阵型稳固 。 随后在攻击宋伟所部不克的情况下 , 及时调整部署 , 攻打吴襄 , 并且将火炮运用其中 , 确保了战斗成果 。
而从全局部署来看 , 他先是用“假增援”迷惑祖大寿 , 让其产生巨大的怀疑“包袱” , 使其不敢出城 , 同时积极部署 , 将围城、打援、攻坚、截杀做了周密安排 , 可谓环环相扣 , 细丝和缝 。
也正是因为如此 , 后金军队是在人数、装备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 , 取得了“长山之战”的胜利 , 进而为后续对大凌河城中的祖大寿等关宁军将领进行招降 , 打下了极为坚实的基础 。
雍亲王府|明金“长山之战”:皇太极围点打援战法的“开山之作”
文章图片
实际上在“大凌河之战”之前 , 皇太极也使用过围点打援 , 例如在“己巳之变”中 , 后金军队在遵化城外击杀赵率教 , 永平城外击杀刘兴祚 , 都是非常成功的战例 。 只不过这些围点打援仅仅停留在局部小规模的战斗层面 , 而真正将围点打援上升到大的战略层面的还是“大凌河之战” , 特别是期间的“长山之战” 。
“长山之战”中 , 明军调集了数量庞大、装备精良的增援部队 , 可依然被打得全军覆没 , 皇太极在达成消耗明军有生力量的同时 , 也在招降大凌河城官兵的过程中占据了巨大的心理优势 , 可谓是收获颇丰 , 充分达成了其战略目的 。 而“长山之战” , 也就此成为了皇太极围点打援战法的“开山之作” , 并在此后皇太极对明朝甚至于对朝鲜的战争中 , 被广泛加以借鉴与效仿使用 。
雍亲王府|明金“长山之战”:皇太极围点打援战法的“开山之作”
文章图片
九年之后的清崇德五年(1640年) , 皇太极再度指挥了一场围城打援的经典战例 , 这便是明清之间最为惨烈 , 同时也是“关乎生死”的“松锦之战” 。
纵观“松锦之战”的整个过程 , 可谓就是“大凌河之战”的翻版 。 皇太极先是将祖大寿驻守的锦州城团团包围 , 迫使崇祯皇帝急令蓟辽督师洪承畴统兵前来救援 。 经过一年多的调兵遣将 , 皇太极将洪承畴围困于松山 , 最终全歼了明军 , 并且俘获了洪承畴本人 。
【雍亲王府|明金“长山之战”:皇太极围点打援战法的“开山之作”】“松锦之战” , 是皇太极一生军事生涯中最精彩的巅峰之作 , 也是中国军事史上围城打援的范例 , 而“大凌河之战” , 尤其是其中的“长山之战”无疑为此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基础 , 并且使得皇太极再一次取得了战略上的巨大收获与胜利 。
雍亲王府|明金“长山之战”:皇太极围点打援战法的“开山之作”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