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亲王府|明金“长山之战”:皇太极围点打援战法的“开山之作”( 三 )
文章图片
之前由于皇太极急于冲破明军阵型 , 在火炮阵营尚未达到战场的情况下就直接发动了冲锋 , 而在攻击宋伟阵营的同时 , 后金的火炮部队也赶到了长山战场 。 佟养性将四十门火炮列于阵前 , 对着吴襄的营地一阵猛轰 , 顿时人仰马翻 , 明军损失惨重 , 再加上八旗铁骑的轮番冲击 , 吴襄阵营力战不支 , 只得溃败而走 。
而在吴襄撤离战场后 , 宋伟只得独自面对敌军 , 孤军奋战 。 少了吴襄骑兵的策应 , 再加上后金军队火炮部队的加入 , 宋伟所部也迅速被攻破 , 明军就此分崩离析、四散奔逃 。
可皇太极早已在明军撤返锦州的道路上 , 准备好了截击部队 , 明军又遭到了后金军队的无情截杀 , 几乎全军覆没 。 除总兵吴襄、宋伟 , 参将祖大乐、祖大弼等少数将领逃回锦州外 , 监军张春以及各级明军将领共计33人被生擒 , 明军这次对于大凌河城的救援 , 又以失败告终 。
文章图片
可此时的大凌河城内 , 尽管看到了战场激烈的交锋场景 , 但受到了不久前 , 皇太极“伪装诈骗”和“假增援”的影响 , 祖大寿等人只得继续困守城中 , 不敢出城与之接应 。 而实际上 , 皇太极在出兵长山的同时 , 也没有放松对于大凌河城的包围 , 依旧没有给祖大寿任何突围逃跑的机会 。
就这样 , 伴随着“长山之战”的溃败 , 明军已再无力增援 , 孙承宗也就此心灰意冷 , 怀着极度郁闷的心情 , 布置好锦州的防御后 , 返回了山海关 , 只得任凭祖大寿等人“自生自灭” 。 此时孙承宗的郁闷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
文章图片
复盘“长山之战”不难发现 , 双方在军事指挥上的差距相当明显 。
根据《满文老档》记载:
“二十四日 , 明马、步兵四万余 , 由锦州城出 。 二十五日 , 渡小凌河 , 即行掘壕 , 列车盾枪炮 , 整列甚严 。 ”
而此时皇太极的军队还要继续保持对大凌河城的包围 , 真正跟随皇太极而来的只有两万余人 , 其中还有一部分要承担截击溃败明军的任务 , 所以战场上的明军在人数是占有绝对优势的 。
与此同时 , 明军在火器装备上也有着一定的优势 。
战后 , 被后金军队收缴“红衣大炮”3门 , “大将军炮”7门 , “三等将军炮”600位 , 其余火炮、火枪、弹药数量总和达到万余 。 并且吴襄统领的骑兵部队 , 战力在此前与后金军队的战斗中 , 也展现了极强的战斗力 , 可谓是短兵相接不落下风 。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 明军还是败了 , 并且是被打了个全军覆没 , 不得不让人遗憾 。
可仔细对比明金统帅对于战局的指挥和部署 , 也不难发现 , 明军的失败在一定程度上是已然无法避免的 。
文章图片
首先 , 明军在面对后金军队时 , 犯了“分兵”的大忌 。
吴襄阵营的优势在于骑兵的突击性与灵活性 , 而宋伟军中配备了大量的火炮 , 如果两人能够兵合一处、将打一方 , 用火器对敌人造成远距离的杀伤 , 再由骑兵策应形成对阵营的保护 , 避免受到敌人的冲击 , 那么战斗最后的胜负也将犹未可知 。
而此时的“分兵驻防” , 不仅不能发挥配合作战的威力 , 反而将自己部队的弱点充分暴露 , 同时让皇太极在局部形成多打少、强对弱的优势 , 进而逐个击破 , 最终导致了满盘皆输 。
文章图片
其次 , 明军再一次犯了相互不配合 , 不支援 , 各自为战的“老毛病” 。
在宋伟阵营遭到猛烈攻击的时候 , 吴襄没有给予很好的支援与策应;同样的 , 吴襄遭到攻击 , 宋伟给予的帮助也微乎其微 。 而在吴襄阵营被击溃的时候 , 也没有想着与宋伟会合 , 而是直接撤出了战场 , 留下宋伟独自应战 。
- 雨中说历史|有1件“镇宅之宝”连嘉庆都不敢动,至今还在恭王府,和珅被抄家
- 雍亲王府|看似权势显赫的“皇二代”,却经历了“福小德薄”的一生,豪格
- 和珅|中国第一豪宅\恭王府\,一颗原木价值27个亿,世界首富也买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