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老照片:刘齐衔的家族历史

“电光刘”家族曾经显赫一时 , 鼎盛时拥有电气公司、电话公司、铁工厂、制冰厂等20多家企业 , 几近掌控着整个福州城民族工业 。
【爱历史】老照片:刘齐衔的家族历史
文章图片
电光刘一家合影(后排左数第四为刘崇伟)
刘家祖坟的位置并不显眼 , 在森林公园远离主干道的一座后山的中麓 。 因为进山道的入口地势低、没有标识 , 还和大路隔着条小溪 , 少有人走进来 。 墓地占地1500平方米 , 墓前的石人、石马、石羊、石虎保存完好 , 肃穆间透着些当年官宦人家的贵族气息 。 墓的主人是刘齐衔 , 刘氏家族第15代 。
虽未直接创建工业企业 , 但官至巡抚的刘齐衔却是刘氏工商盛世的前期奠基者 。 住在森林公园的村民几代相守着一个习俗 , 将自家的亲人埋葬于这块墓地的附近 , 因为这刘家祖墓几乎占了好风水的所有元素——背靠北峰、面朝八一水库、透过树还能依稀看到整个福州城 , 村民们希望借靠好风水 , 照顾后代的沿袭 。 墓地的好风水也并非空穴来风 , 据说 , 刘家先祖曾经请来风水先生 , 花费三年才寻到这个地方 。
只是 , 风水先生也无奈于世事变迁 , 之后的百年间 , 好风水只是针对这块墓地而言 , 因为地势偏僻 , 墓地避开了特殊时期的动荡 , 成为福州保存最好的古墓 , 但受祖坟风水关照的庞大“电光刘”族系却像其他小民族工业企业一样 , 经历了兴起、鼎盛、衰落、颓败的全过程 。
资本奠基者刘齐衔
福州宫巷14号 , 是一栋并不起眼的老宅 。
每天 , 老宅门口的过往路人多是巷里的老街坊 , 偶尔有几个旅游者模样的外地人寻着门上“刘齐衔故居”的牌子走进老宅打探一下 。 对于多数旅游者来说 , 这样一栋老宅远不如三坊七巷里其他名人故居具吸引力 。
这并不奇怪 , 一来战乱时期的舆论中心永远只是顺道或逆道的革命者 , 刘齐衔虽位至巡抚 , 但并未经历太大朝廷动荡 , 顶多是个富贵官宦;二来老宅虽然被住在里面的刘氏后人加进了玻璃、西餐桌这样的现代元素 , 打理得颇有些舒适 , 但曾经阔气的八进大宅已经只剩下眼前的两进旧院 , 后面一进保存着雕花凭栏的古屋、精致园林的小院也早已荒废 , 看不到旧时的荣光 。
当然 , 今天普通人家的清净 , 以及对比中透出的苍凉并不会妨碍这里100多年前的显赫 。 屋子的第一任主人刘齐衔 , 连这宅子一并买下了另外两座三进宅院 , 占着相连的3个门牌号 , 供刘家子孙居住 。 而这在刘氏的庞大家产中仅占到相当小的部分 。 有资料记载 , 除宫巷房屋外 , 福州光禄坊10-14号的几栋宅院、城内两座典当铺房屋、闽侯县科贡乡、福州北门、雷峰山、石仓等处的几百亩田地都在刘齐衔名下 。 此外 , 他还在福州经营着德成、即成、复成三间典当铺 。
在清末 , 这样富有的自然不会是商人 , 虽然刘家的始祖曾经几代经商 。 刘家的祖先原籍河北省大名府龙山镇 , 明宣德三年(1428年)迁来福州 。 刘家自始祖起历代为官 , 到第十代因明朝灭亡而从商 。 自第十二代起又弃商为官 。 刘齐衔是刘氏家族的第15代 , 为清道光年间巡抚 。
虽然刘齐衔没能见到刘家最鼎盛的“电光刘”时期 , 但这个做过不少大官的先祖在官场的确“长袖善舞” , 为子孙创办民族工业提供了相当的资本积累 。 据说 , 为官的20多年间 , 刘齐衔从官场上获取的俸禄达10万银元 。 这笔不菲的官场收入常常被后人看成是之后“电光刘”发家的原始资本 , 但实际上 , 相比较于刘家传袭下来的家产 , 这只能算是其中的小部分 。 刘齐衔早年父母双亡 , 由伯父刘家镇教养 。 刘家镇也在朝廷做官 , 俸禄相当丰厚 , 别号“刘百万” 。
除了原始资本之外 , 刘家先祖留给后人的最大财富是商人基因 。 为官期间 , 刘齐衔将这些钱陆续寄回家中 , 再转化为高利贷资本和土地资本 , 在流通中获得高额利润 。 虽然这种生财之道在之后被批判为剥削 , 但不可否认 , 刘齐衔在理财上确有过人之处 , 这种思路影响了刘家后代 。
1837年 , 17岁的林则徐大女儿尘谭嫁入刘家 。 当时的刘齐衔还只是一介书生 , 4年后 , 才与其兄刘齐衢同榜中进士 。 在讲求门当户对的清朝 , 湖广总督林则徐为什么会将心爱的长女嫁给孤儿出生的刘齐衔?这个问题一度让福州城的大户人家费解 。
【爱历史】老照片:刘齐衔的家族历史
文章图片
之后的事实证明 , 林则徐在选女婿方面还颇有眼光 。 户部主事、湖北德安知府、西督粮道兼陕西布政使又兼按察使、浙江按察使署布政使、河南布政使、河南巡抚 , 这是之后20多年时间里刘齐衔历任的官位 。 虽然国力每况愈下 , 末世皇朝日显衰败枯萎之象 , 刘齐衔仕途前程却绸缎般徐徐铺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