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学出版社|莫怪山人不送迎,丰子恺:白云无事常来往
文章图片
谈自己的画
本篇原载1935年2月20日和3月5日《人间世》第22 , 23期 。 编入1957年版《缘缘堂随笔》时作者有所删改 , 主要是删去了首二段 。
约十年前 , 我家住在上海 。 住的地方迁了好几处 , 但总无非是一楼一底的“弄堂房子” , 至多添了一间过街楼 。 现在回想起来 , 上海这地方真是十分奇妙:看似那么忙乱的 , 住在那里却非常安闲 , 家庭这小天地可与忙乱的环境判然地隔离 , 而安闲地独立 。 我们住在乡间 , 邻人总是熟识的 , 有的比亲戚更亲切 , 白天门总是开着的 , 不断地有人进进出出;有了些事总是大家传说的 , 风俗习惯总是大家共通的 。 住在上海完全不然 。 邻人大都不相识 , 门镇日严扃着 , 别家死了人与你全不相干 。 故住在乡间看似安闲 , 其实非常忙乱;反之 , 住在上海看似忙乱 , 其实非常安闲 。 关了前门 , 锁了后门 , 便成一个自由独立的小天地 。 在这里面由你选取甚样风俗习惯的生活:宁波人尽管度宁波俗的生活 , 广东人尽管度广东俗的生活 。 我们是浙江石门湾人 , 住在上海也只管说石门湾的土白 , 吃石门湾式的饭菜 , 度石门湾式的生活 , 却与石门湾相去数百里 。 现在回想 , 这真是一种奇妙的生活!
文章图片
除了出门以外 , 在家里所见的只是这个石门湾式的小天地 。 有时开出后门去换掉些头发 , 有时从过街楼上挂下一只篮去买两只粽子 , 有时从洋台眺望屋瓦间浮出来的纸鸢 , 知道春已来到上海 。 但在我们这个小天地中 , 看不出春的来到 。 有时几乎天天同样 , 辨不出今日和昨日 。 有时连日没有一个客人上门 , 我妻每天的公事 , 就是傍晚时光抱了瞻瞻 , 携了阿宝 , 到弄堂门口去等我回家 。 两岁的瞻瞻坐在他母亲的臂上 , 口里唱着“爸爸还不来!爸爸还不来!”六岁的阿宝拉住了她娘的衣裾 , 在下面同他和唱 。 瞻瞻在马路上扰攘往来的人群中认到了带着一叠书和一包食物回家的我 , 突然欢呼舞蹈起来 , 几乎使他母亲的手臂撑不住 。 阿宝陪着他在下面跳舞 , 也几乎撕破了她母亲衣裾 。 他们的母亲呢 , 笑着喝骂他们 。 当这时候 , 我觉得自己立刻化身为二人 。 其一人做了他们的父亲或丈夫 , 体验着小别重逢时的家庭团圆之乐 , 另一个人呢 , 远远地站了出来 , 从旁观察这一幕悲欢离合的活剧 , 看到一种可喜又可悲的世间相 。
文章图片
他们这样地欢迎我进去的 , 是上述的几与世间绝缘的小天地 。 这里是孩子们的天下 。 主宰这天下的 , 有三个角色 , 除了瞻瞻和阿宝之外 , 还有一个是四岁的软软 , 仿佛罗马的三头政治 。 日本人有tototenka(父天下)、kakatenka(母天下)之名 , 我当时曾模仿他们 , 戏称我们这家庭为tsetse-tenka(瞻瞻天下) 。 因为瞻瞻在这三人之中势力最盛 , 好比罗马三头政治中的领胄 。 我呢 , 名义上是他们的父亲 , 实际上是他们的臣仆;而我自己却以为是站在他们这政治舞台下面的观剧者 。 丧失了美丽的童年时代 , 送尽了蓬勃的青年时代 , 而初入黯淡的中年时代的我 , 在这群真率的儿童生活中梦见了自己过去的幸福 , 觅得了自己已失的童心 。 我企慕他们的生活天真 , 艳羡他们的世界广大 。 觉得孩子们都有大丈夫气 , 大人比起他们来 , 个个都虚伪卑怯 , 又觉得人世间各种伟大的事业 , 不是那种虚伪卑怯的大人们所能致 , 都是具有孩子们似的大丈夫气的人所建设的 。
我翻到自己的画册 , 便把当时的情景历历地回忆起来 。 例如:他们跟了母亲到故乡的亲戚家去看结婚 , 回到上海的家里时也就结起婚来 。 他们派瞻瞻做新官人 。 亲戚家的新官人曾经来向我借一顶铜盆帽 。 (注:当时我乡结婚的男子 , 必须戴一顶铜盆帽 , 穿长衫马褂 , 好像是代替清朝时代的红缨帽子、外套的 。 我在上海日常戴用的呢帽 , 常常被故乡的乡亲借去当作结婚的大礼帽用 。 )瞻瞻这两岁的小新官人也借我的铜盆帽去戴上了 。 他们派软软做新娘子 。 亲戚家的新娘子用红帕子把头蒙住 , 他们也拿母亲的红包袱把软软的头蒙住了 。 一个戴着铜岔帽好像苍蝇戴豆壳 , 一个蒙住红包袱好像猢狲扮把戏 , 但两人都认真得很 , 面孔板板的 , 跨步缓缓的 , 活像那亲戚家的结婚式中的人物 。 宝姐姐说“我做媒人” , 拉住了这一对小夫妇而教他们参天拜地 , 拜好了又送他们到用凳子搭成的洞房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