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浩式新歌营销,已捉襟见肘 | 歌曲营销观察( 二 )


|李荣浩式新歌营销,已捉襟见肘 | 歌曲营销观察
本文插图
那么 , 发歌营销鬼才就这么止步不前了吗?
显然没有 , 李荣浩这次的“九字真言”毫无疑问又一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7月9日 , 不仅《要我怎么办》空降QQ音乐与网易云音乐新歌榜、热歌榜等榜单第一位 , 这次营销同时也带动他6月初发行的新专辑《在一起嘛好不好》和4秒歌曲《贝贝》登上了排行榜前十名 。
2 博眼球式营销 , 究竟会引起反感吗?
从作品角度出发 , 李荣浩本身的确有音乐才华 , 称得上是一位实力派唱作人 。
出道之前 , 李荣浩曾以音乐制作人的身份从事幕后工作 , 曾为赵薇、陈坤等人制作过专辑 。 直到2013年 , 他发行第一张个人专辑《模特》 , 才逐渐在台前开始受到关注 。 2014年 , 李荣浩凭借该专辑一举获得台湾金曲奖最佳新人奖 , 成为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位内地歌手 , 实现了从制作人到歌手的成功转型 。
|李荣浩式新歌营销,已捉襟见肘 | 歌曲营销观察
本文插图
这也就为解释了他为什么常常能够一手包办个人作品的所有制作 , 被人戏称为“谁都别想赚我钱”式歌手 。
那么 , 从营销层面来讲 , 这样一次次博眼球式的方式真的能一直让人们心甘情愿买单 , 持续有效下去吗?
——这怕是还要拿作品来说话 。
以第一次的《贝贝》为例 , 首先 , 当时的大众对于这一新鲜的营销方式感到十分有趣;其次更重要的是 , 当时的新专辑除《贝贝》之外 , 还包含《年少有为》《耳朵》等其他几首不错的作品 。 在这些作品的支撑下 , 4秒的《贝贝》就被看作是引起观众注意的一道有趣的前菜 , 而真正决定大多数听众是否愿意买单的 , 还在于其他几首有诚意的音乐作品 。
在豆瓣 , 《年少有为》的评分为8.3分 , 甚至与他最为人知的《模特》所齐平 。
|李荣浩式新歌营销,已捉襟见肘 | 歌曲营销观察
本文插图
在看到《贝贝》带来的宣传效果后 , 实力派歌手李荣浩似乎在以一次次奇葩营销方式为新歌博热度上 , 越来越得心应手 。 然而 , 在这一次只有九个字歌词的《要我怎么办》中 , 李荣浩式营销 , 似乎已经略显捉襟见肘 。
正如点赞过万的网友评论所说 , 李荣浩的此次新歌营销噱头成分盖过了歌曲质量 , 令人感觉到一丝敷衍的意味 。
从两秒Intro到九字新歌 , 虽然李荣浩表示这是基于一定的创作理念 , 是不想创作设限、以勇于创新形式的做音乐 。 他通过一首首饱受争议的歌 , 也确实点燃了用户的无聊和猎奇心理 , 让大家主动传播、扩散 , 以及参与话题讨论 , 从而达到了宣传新专辑的目的 。
然而 , 如今在只有热度内容却跟不上的情况下 , 听众显然也变得没那么容易讨好 , 甚至不少人出现了反感情绪 。
喜好分明之下 , 本该毁誉参半的“毁”部分加重 , 连带着豆瓣出现了对李荣浩新歌大量一星两星的差评 。 《要我怎么办》被打出2.7分 , 是李荣浩所有作品中的最低分 。 而他6月发行的单曲《在一起嘛好不好》也低至4.3分 , 且有网友在打出一星后评论“李荣浩这是碰瓷碰上瘾了吗?” 。

|李荣浩式新歌营销,已捉襟见肘 | 歌曲营销观察
本文插图
如此一来 , 反倒有些适得其反的意味在其中 。
3 新型宣发模式下的“李荣浩们”
在唱片公司主导艺人音乐制作-发行-传播这一条龙路径的时代 , 艺人发歌后 , 唱片公司主要是通过邀请业内各大媒体参加新歌试听会并发布媒体通稿 , 安排艺人上电视节目或电台等通告 , 来向听众传递歌曲 , 即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 。
后来 , 伴随互联网开始快速崛起 , 尤其是近几年的短视频平台 , 大众用户群体的主动发声 , 听众不再是纯粹的接收者 , 音乐传播的路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