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晚清这个小人辈出的年代,竟出现一位不世出的“才德全尽”之人

只能把他当做信仰 。
《资治通鉴》的开头 , 有一段著名的议论:“才德全尽谓之圣人 , 才德兼亡谓之愚人 , 德胜才谓之君子 , 才胜德谓之小人 。 ”意思是说 , 美德和才学全都达到了满分 , 那是圣人;德行和才学全都欠缺 , 那是愚人;德行胜过才学 , 那是君子;有才但是无德 , 那是小人 。
作为一部影响深远的史学巨著 , 这段议论成为千百年来衡量人的一把标尺 。 平心而论 , 自古以来的圣人不多 , 而小人却不少 , 特别在国事蜩螗的王朝末世 。 晚清更是末世中的末世 , 在如此社会污浊、小人辈出的年代里 , 竟出现一位不世出的“才德全尽”之人 。
这个人叫彭玉麟 。
借他清操励吾真
功成不受封侯券 , 愿向君王乞此身 。
好访梅花入山去 , 借他清操励吾真 。
这是一个“真人” , 一个“纯粹”的人 , 一个傲骨丹心的奇男子 , 一位别样柔情的伟丈夫 。
沙场铁骑 , 梅花诗画 , 两袖清风 , 一身正气……书写着他的人生 。
对国家的忠诚 , 对列强的抗争 , 对贪佞的憎恨 , 对爱情的坚贞 , 对乡土的热爱……铸就了他的故事 。
他不求事功 , 而事功至 。
【历史故事】晚清这个小人辈出的年代,竟出现一位不世出的“才德全尽”之人
文章图片
彭玉麟(1816—1890)
他的文武政绩、道德文章 , 他的豪杰气度、圣贤心肠 , 他的英雄手段、魁奇风骨……他几近完美 。
作为曾国藩最好的学生 , 老师不吝溢美之词 , 为他点赞:“查玉麟带兵十余年 , 治军极严 , 士心畏爱 , 皆由于廉以率下 , 不名一钱 。 今因军饷支绌 , 愿将养廉银两悉数报捐 , 由各该省提交军饷 , 不敢迎邀议叙 , 实属淡于名利 , 公而忘私 。 ”
同僚也对他评价甚高 , 著名学者、曾任翰林院编修的俞樾 , 称其为“咸丰、同治以来诸勋臣中始终餍服人心 , 无贤不肖交口称之 , 而无毫发遗憾者的唯一一人” 。
评价之高 , 赞誉之隆 , 实乃自古罕见 。
晚年的彭玉麟 , 也颇感自豪 , 理直气壮地对自己一生作了自我评价:“臣素无声色之好 , 室家之乐 , 惯犹不耽安逸 , 治军十余年 , 未尝营一瓦之覆一亩之殖 , 以庇妻子” , “臣以寒士始 , 愿以寒士归” 。
“廉以率下 , 不名一钱” , “淡于名利 , 公而忘私” , “始终餍服人心 , 无贤不肖交口称之” , “素无声色之好” , “未尝营一瓦之覆一亩之殖” , “臣以寒士始 , 愿以寒士归”……几十年位高权重 , 而不为名所累 , 不为利所惑 , 不为色所诱 , 除了彭玉麟 , 晚清还有多少人能做到?
平生最薄封侯愿
平生最薄封侯愿 , 愿与梅花过一生 。
唯有玉人心似铁 , 始终不负岁寒盟 。
封侯、赐爵、拜相 , 是古代男子梦寐以求的夙愿 。
大诗人陆游即有“当年万里觅封侯 , 匹马戍梁州”(《诉衷情》)的词句 。 他一生文韬武略 , 却“觅封侯”而不得 , 最终赍志而殁 。 他的《诉衷情》 , 诉的是自身的一种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
温庭筠则是替别人打抱不平 , 在咏苏武的一首词中说“茂陵不见封侯印 , 空向秋波哭逝川”(《苏武庙》) 。 汉武帝已死 , 苏武已老 , 虽立功归来 , 却不见说好了的“封侯印” , 温庭筠唱的是一曲悲天悯人的哀歌 。
彭玉麟却反其道而行之 , “平生最薄封侯愿” , “功成不受封侯券” 。
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的“封侯非我意 , 但愿海波平”(《韬钤深处》) , 最能够表达他的志向 , 他胸怀的深处 , 与戚继光一样 , 装着海疆的平静 。
其实 , 在他出生之时 , 大清帝国已经是内忧外患 , 烽烟四起了 。
生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的彭玉麟 , 21岁时投衡州标协任书识 。 33岁时参加平定李元发起义 , 其军事才干和胆识初露锋芒 。 如果没有几年后的太平军兴 , 他也无法大显身手 , 或许像其他秀才一样 , 日复一日地读书耕田 , 过着庸常的生活 。
眼看此生就要困守家乡、终老田园了 。
世有非常之人 , 然后有非常之事 。 一个人的运气来了 , 挡都挡不住 。
咸丰三年(1853) , 彭玉麟37岁 。 曾国藩带着三千湘军来到衡阳 , 大力扩充湘军 , 筹建十营水师 。 有朋友向他推荐了衡山的彭玉麟 。
曾国藩“办事不外用人 , 用人必先知人” 。 识人善任的曾国藩 , 具备一眼看穿、察人本质的眼力 。 他力邀彭玉麟参加湘军 , 彭却因为母亲新丧 , 要守孝三年而拒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