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85年后的他们,如今怎么样呢?

1937年7月7日 , 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 , 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 , 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 , 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 , 被中国驻军严词拒绝 , 日军随即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 。 (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
【历史故事】85年后的他们,如今怎么样呢?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 英勇的士兵在卢沟桥上奋勇抗敌
同时这也标志着中华全民族全面开始抗日战争 。
当年 , 在国家民族存亡之际 , 中华各族儿女共赴国难 , 其中参军的绝大部分为中青年群体 。 有千千万万的青年 , 7月7日这一天 , 决心共赴一场改变一生际遇的壮烈选择 。 时至今日 , 77事变已经过去了85年 。 如今已是满头白发的他们回想起那段经历 , 依旧历历在目……
(1)“八年抗战 , 头一枪头一炮就是我听见的”
“‘八年抗战’ , 头一枪头一炮就是我听见的 。 这枪声一响 , 就‘八年’都没消停过了 。 ”老兵王炳秋说 。
【历史故事】85年后的他们,如今怎么样呢?
文章图片
云南抗战老兵王炳秋
1937年正月的一个白天 , 北平 。
14岁的王炳秋吃完饭在四合院里正溜达 , 突然看见有两个太阳挂在东边与西边的天空中 , 一个明亮晴朗 , 一个却浑浊阴暗 , 少年一时不解 , 便跑去问懂行的邻居 。 邻居望着天空 , 直摇头说:“要动刀兵 。 ”
果然 , 1937年7月7日凌晨1点 , 熟睡中的王炳秋突然被枪响惊醒 , 但此时的他并不知道外面所发生的战争 , 将改变中国的局势 , 也改变他的一生 。
这天后 , 他再不能回教会学校读书 , 同母亲背井离乡 , 一路辗转南下、西行 , 途径浙江、江西、湖南、广西、贵州等地 , 过人的语言天赋加上少年时期的特殊经历 , 会说天津话、上海话、云南话等多地方言和学得一口流利英语的王炳秋 , 后来参军入伍 , 在第五军司令部任盟军译员 。
【历史故事】85年后的他们,如今怎么样呢?
文章图片
云南抗战老兵王炳秋
(2)“作为中国人 , 谁能忍得下这口气”
1937年7月7日 , 抗战全面爆发 , 17岁的张聪和几个同学决定弃笔从戎 。 “作为中国人 , 谁能忍得下这口气 , 我和几个同学按捺不住 , 要去当兵 , 谁都不想当亡国奴 。 ”他只是觉得对不住父亲 。
张聪的父亲是一位小学老师 , 为人本分 , 曾劝儿子不要当兵 , “忠孝不能两全 。 ”张聪还是离开了家 。 直到出门那天 , 没再找儿子谈话的父亲才轻轻说了一句 , “你走了 , 我怎么办?”
讲到这里 , 期颐老人张聪眼泪夺眶而出 。 他心里非常清楚地明白 , 与父亲一别 , 可能将会永远都不能见面 。 但是他咬着牙 , 大步往前走 , 他更清楚国家危亡 , 匹夫有责 。
【历史故事】85年后的他们,如今怎么样呢?
文章图片
抗战老兵张聪
(3)亲历卢沟桥事变的他——“既然死神带不走我 , 那我就不放过他们”
1936年 , 18岁的于兴正熬过饥荒 , 在山西晋中参军 , 进入第33军第71师第214旅 。
1937年7月 , 卢沟桥事变爆发 , 于兴正所在部队接到命令 , 将通往山西的桥梁炸毁 , 迟滞日军进攻 。
在平型关战役阻击日军的过程中 , 他参与三天三夜的激战 , “我们人数比日军多 , 白天他们有飞机 , 晚上我们再把阵地夺回来” , 于老回忆说:“武器太差 , 基本没有重武器 , 我们主要用手榴弹和日军干 , 步枪也是杂七杂八的型号 。 ”于老的右手臂、后背就是在这场战役中被弹片打伤的 。
忻口战役 , 极为凶险的二十一天 , 他痛苦地记得 , 一连的180多个人 , 除了一个送饭的伙夫和一名通信兵 , 全部牺牲 , 他所在的五连最后也只剩下三四十号人 , 而他自己负了重伤:
子弹从于老的右颚射入、左颚射出 , 气道被穿破 。
【历史故事】85年后的他们,如今怎么样呢?
文章图片
2020年拍摄时的于兴正老兵
71师作为机动部队常年活动在大宁、方山、石楼晋西北一带 , 于老休养了大半年 , 伤好后 , 又选择回到部队 , 与出生入死的战友并肩作战 , “我受伤前 , 全团把剩下的人拼凑了一个半营 , 勉强支撑 , 番号在 , 可人都没了 , 都没了……”
亲历卢沟桥事变 , 老人带着满身创痕 , 坚持参与抗战八年 , 彼时拼死守护和平的他 , 一晃眼 , 竟是85年前的少年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