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中国简史——三皇五帝( 二 )


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 , 其中获得姓氏的有十四个人 。 黄帝住在轩辕山 , 娶西陵氏的女子为妻 , 就是嫘(léi)祖 。 嫘祖是黄帝的正妃 , 生了两个儿子 , 他们的后代都曾经统治天下:第一个叫玄嚣 , 也就是青阳 , 他在江水立国;第二个叫昌意 , 他在若水立国 。 昌意娶蜀山氏的女子为妻 , 名叫昌仆 , 生下高阳 。 高阳是个具有至高道德的人 。 黄帝去世后 , 被埋葬在桥山 。 他的孙子、昌意的儿阳继承帝位 , 这就是帝颛顼 。
炎帝 , 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 , 号神农氏 , 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 , 别号朱襄 。
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 , 所以称为炎帝 。 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 , 神农生帝魁 , 魁生帝承 , 承生帝明 , 明生帝直 , 直生帝氂(máo) , 氂生帝哀 , 哀生帝克 , 克生帝榆罔 , 传位五百三十年 。
炎帝所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 , 炎帝部落的活动范围在黄河中下游 , 在姜水(一说是今宝鸡市渭滨区的清姜河 , 一说是今宝鸡市岐山县的岐水 。 )一带时部落开始兴盛 , 最初定都在陈地 , 后来又将都城迁移到曲阜 。
原始社会中晚期 , 逐渐形成了炎黄、东夷、苗蛮三大集团 。 其中华夏集团以黄帝、炎帝两大部族为核心 。 它们分别兴起于今关中平原、山西西南部和河南西部 。 经融合后 , 遂沿着黄河南北岸向今华北大平原西部地带发展 。 与此同时 , 兴起于淮河下游以南的今豫、苏、皖交界地区的蚩尤部落 , 也在其著名领袖蚩尤的领导下 , 以今山东为根据地 , 由东南向西北方向的中原发展 , 开始进入华北大平原 。
阪(bǎn)泉之战发生于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之间 , 通过这场战争 , 黄帝战胜了炎帝 , 炎帝归服了黄帝 , 同时黄帝取代了炎帝在黄河流域各部落中盟主的地位 。 因此 , 这场战争是华夏族形成的奠基之战与关键之战 。
【历史故事】中国简史——三皇五帝
文章图片
涿(zhuō)鹿之战 , 是距今约5000余年前 , 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 , 与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县一带所进行的一场大战 。 黄帝一举击败敌人 , 并在冀州之野(即冀州 , 今河北地区)擒杀其首领蚩(chī)尤 。 涿鹿之战就这样以黄帝族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 战后 , 炎黄族乘胜东进 , 一直进抵泰山附近 , 在那里举行“封泰山”仪式后方才凯旋西归 。 涿鹿之战的结果 , 有力地奠定了炎黄集团据有广大中原地区的基础 , 并起到了进一步融合各氏族部落的催化作用 。 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部族首领黄帝和炎帝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 这就是我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的原因 。
【历史故事】中国简史——三皇五帝
文章图片
相传炎帝牛首人身 , 他亲尝百草 , 发展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 , 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
传说炎帝部落后来和黄帝部落结盟 , 共同击败了蚩尤 。 华人自称炎黄子孙 , 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 , 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 。 炎帝被道教尊为神农大帝 , 也称五榖(gǔ)神农大帝 。
华夏 , 华夏是古代中国中原及其以东地区各部族的联合称谓 , 即对“诸华”和“诸夏”各部落的合称 。 据部分史学家的研究 , 炎黄时期 , 中原周围地区古代的部族可分为炎黄集团、东夷集团和苗蛮集团 。 炎黄集团在涿鹿之战中战胜蚩尤之后 , 苗蛮集团向南方收缩退却 , 炎黄集团则东进和东夷集团融合 , 形成最初的华夏部落联盟 , 到春秋时期又基本和南方的苗蛮集团基本同化 , 成为秦汉间所谓“中国人”的三个主要来源 。 华夏族以炎黄族和东夷部落联盟为主体 。 炎黄两部族最初居住在陕西 , 融合后逐渐东迁 。 黄帝族顺北洛水南下 , 又东渡黄河 , 沿中条山、太行山向东北发展 , 形成晋南的黄河一带许多黄帝族方国群 。 炎帝族也有一部分顺渭水东下 , 沿黄河南岸向东发展 , 形成较多炎帝族方国 。 他们在东进过程中 , 和东夷部落联盟不断融合 , 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 。
阪泉之战是黄帝与炎帝之间为争夺大华夏部落联盟首领而进行的战争 , 炎帝族战败 , 和黄帝族融合 , 炎黄势力壮大 。 其后黄帝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苗蛮集团的九黎族首领蚩尤 , 势力扩大至今日的山东境内 , 和原来在山东境内的东夷集团融合 。 上古大华夏部落联盟最终形成 , 中国至此进入了华夏时代 。 据载虞、夏、商、周都是黄帝的后裔 , 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 , 华夏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便逐渐确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