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们|今日小暑:看看古人们在这一节气的“水果自由”( 三 )


古人们|今日小暑:看看古人们在这一节气的“水果自由”
文章插图
5月23日,在河北省平泉市道虎沟乡双峰社区一处设施葡萄大棚里,一名小朋友展示自己采摘的茉莉香葡萄。新华社发(刘环宇摄)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我们接着说一种盛夏的果实——荔枝。
上面讲到的西瓜和葡萄,都是外来物种,我们中国人却习惯性地把它当作本土物种,也许是因为栽培、食用比较广泛;荔枝,虽然是中国的本土物种,却自带一种“异域情调”,也许是因为它的生长地域比较受限,尤其在古代,它是难得一见、难得一吃的水果。
古人们|今日小暑:看看古人们在这一节气的“水果自由”
文章插图
2020年7月16日,福建省霞浦县长春镇埕坞村村民在荔枝林内展示收获的荔枝。新华社采访人员姜克红摄
荔枝的食客,最著名的要数唐朝的杨贵妃:
过华清宫
唐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杨贵妃与唐明皇住在华清宫里,每到夏天,她最好的就是一口荔枝。为了满足杨贵妃的愿望,唐明皇要求每年荔枝成熟时,用驿路快马进贡。“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看到快马飞驰、尘土飞扬,看到驿使和马匹不停接力,平民百姓以为他们在传递十万火急的军国文书。有谁知道,这竟然是为了传递博贵妃一笑的荔枝呢?
那么问题来了,杨贵妃所吃的荔枝,到底来自哪里?是像我们惯常想象的那样,来自岭南两广地区吗?并不是。杨贵妃出生在蜀地,而她所吃的荔枝,也产自巴蜀地区,即今天的四川、重庆一带。也许,她怀念的是童年的味道吧?
古人们|今日小暑:看看古人们在这一节气的“水果自由”
文章插图
2020年7月14日,在重庆市涪陵区睦和村的荔枝果园内,村民黄明在荔枝树上采摘荔枝鲜果。新华社采访人员刘潺摄
这荔枝虽不是来自遥远的岭南,运送起来也非常艰辛。从蜀地入关中跋山涉水,要走以艰险著称的“蜀道”,连续翻越巴山、秦岭两座大山脉。
如此巨大的成本,终究要老百姓来承担;如此奢靡的生活,需要当事人付出高昂的代价。对唐玄宗来说,是天下大乱、生灵涂炭;对杨贵妃来说,是马嵬坡前香消玉殒。命运的馈赠,原来都标好了价格啊!
巴蜀产荔枝,也有文献记载为证:
荔枝图序
唐 白居易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白乐天这篇文章,就是一则精彩的植物学说明文。“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原来文字也可以如此色香味俱全。
古人们|今日小暑:看看古人们在这一节气的“水果自由”
文章插图
5月14日,在海南省文昌市东路镇南排村荔枝园,果农展示刚摘下来的新鲜荔枝。新华社采访人员杨冠宇摄
此文是为一幅图画所作,而从白居易如此细致入微的描述看,他不仅看过图画上的荔枝,一定也见过荔枝、吃过荔枝,知道个中滋味。因为“荔枝生巴峡间”,而白居易就曾经在忠州(今重庆市忠县)担任过刺史。
至于岭南两广地区的荔枝,还需要等到宋朝,有一位“大咖”来为它们代言:
惠州一绝
宋 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一肚子不合时宜”的苏轼,当时已经五十多岁,被朝廷贬谪到岭南惠州。在这片瘴疠蛮荒之地,他找到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寄托——一年四季从不间断的热带亚热带水果。而其中最令他欢喜的,就是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为了嘴上快活,哪里还要什么“健康管理”?
小暑时节
南北方的农人们要做些什么?
■北方黄河流域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凤梧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 薛凤梧:
古人们|今日小暑:看看古人们在这一节气的“水果自由”
文章插图
梨园管理,工人们在进行拉枝作业。
古人们|今日小暑:看看古人们在这一节气的“水果自由”
文章插图
梨园管理,工人们在进行割草作业。
古人们|今日小暑:看看古人们在这一节气的“水果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