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生解史|嫁妆价更高,文君夜奔为何受诟病?浪漫的背后是算计—爱情诚可贵

导读
“凤兮凤兮归故乡 , 遨游四海求其凰 。 ”一曲《凤求凰》 , 千年永流传 。 而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才子配佳人的浪漫爱情故事 , 也随《凤求凰》而家喻户晓 , 羡煞后人!
话说汉朝有个大才子叫司马相如 , 他是辞赋大家 , 在当时具有独孤求败的江湖地位 。 但由于汉景帝对辞赋并不感冒 , 所以 , 司马相如在朝中郁郁不得志 , 无奈只好称病回到老家 。
司马相如由于囊中羞涩 , 只好投靠朋友(县令)王吉 。 一次 , 他借赴临邛大富豪卓王孙家宴的机会 , 抚琴弹奏一曲《凤求凰》 , 从而俘获了卓王孙的千金 , 才女卓文君的芳心 。 两人相见恨晚 , 不愿再受封建理教的束缚 , 于是就说走就走 , 当夜即携手私奔 。 这就是“文君夜奔”的典故 。
扬生解史|嫁妆价更高,文君夜奔为何受诟病?浪漫的背后是算计—爱情诚可贵
文章图片
穷书生与千金小姐有情人终眷属 , 这无疑是个美丽的爱情故事 。 但是 , 后人却质疑司马相如醉翁之意不在“文君” , 而在乎于“嫁妆”也 。
苏轼:及卓氏为具 , 相如又称病不往 。 吉自往迎 , 相如观吉意欲与相如为率钱之会尔 。 而相如遂窃妻以逃 , 大可笑 。 其《谕蜀父老》云:以讽天子 。 以今观之 , 不独不能讽 , 殆几于劝矣 。 谄谀之意 , 死而不已 , 犹作《封禅书》 。 相如 , 真所谓小人也哉!”——《东坡志林》
大文豪苏轼认为 , “文君夜奔”实际上是司马相如“窃妻以逃” , 而司马相如“窃妻”的目的 , 是为了“率(敛)钱” 。 也就是说 , 司马相如主动向卓文君示爱 , 真正目的是为了得到卓文君的嫁妆!
那么 , “文君夜奔”真的是司马相如“窃妻”、“率钱”之举吗?要搞清楚这个问题 , 我们首先来了解下古代的“陪嫁”风俗 。
嫁妆风俗古已有之:良田千亩 , 十里红妆
嫁妆又称为“陪嫁”、“妆奁”、“奁具”、“嫁资” 。 是女子出嫁时 , 娘家为新娘准备的结婚用品 。 在古代 , 嫁妆属于夫妻的私人物品 。 据史书记载 , 早在先秦时期 , 我国就已经有女子出嫁时要带嫁妆的风俗 。 这在《诗经》中有记录 。
以尔车来 , 以我贿(嫁妆)迁 。 ——《诗经·国风·卫风·氓》
而在汉代 , 更是婚嫁奢侈成风 。 富甲一方的大户人家嫁女时 , 可用“良田千亩 , 十里红妆”来形容嫁妆的丰厚 。 这种奢侈的风气让汉安帝十分忧虑 , 他感慨道:“嫁娶送终 , 纷华奢丽 。 京师尚若斯 , 何以示四远?”
扬生解史|嫁妆价更高,文君夜奔为何受诟病?浪漫的背后是算计—爱情诚可贵
文章图片
既然娶一个富有人家的女儿 , 靠嫁妆就能脱贫 , 那谁还愿意努力工作?道理是这个道理 , 但是 , 古代婚姻讲究门当户对 。 换句话说 , 他们要的是强强联手的效果 , 而不是给穷人雪中送炭 。 所以 , 穷小子(即使才高八斗)想通过娶富有人家的女儿 , 来达到快速致富的目的 , 是行不通的 , 因为双方门不当户不对 。
但是 , 穷小子司马相如却在临邛令王吉的帮助下 , 成功娶得当地首富卓王孙的女儿 , 并设计拿到嫁妆 , 从而得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
缘起:司马相无以为业 , 临邛令王吉仗义造势会梁孝王薨 , 相如归 , 而家贫无以自业 。 ——《汉书·司马相如传》
司马相如虽然有才华 , 但是 , 汉朝实行的是举荐制 , 纵使你才高八斗 , 也要遇到伯乐才能入仕为官 。 在这种情况下 , 司马相如只能“以訾为郎“ , 即是花钱买了一个郎官来当(在汉朝花钱买官是合法的) 。 但是 , “口吃而善著书“的司马相如仕途不顺 , 只好回到乡下 。 此时他已父母双亡 , 又没有其它手艺 , 最终坐吃山空 , 最后连温饱都成了问题 。 就在这时 , 司马相如的老朋友 , 临邛令王吉适时出现了 。
1、策划
(司马相如)索与临邛令王吉相善 , 吉曰“长卿久宦游 , 不遂而困 , 来过我”於是相如往舍都亭——《汉书·司马相如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