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第二颗流星落在北面 愿每个人都写信给我( 二 )


我先谈这么多,当做一个引子,我更想听听研究英美文学的但汉松老师和研究德国文学的钦文老师的看法。
但汉松:《小王子》这本书的意义不是在讲一个纯真浪漫的孩子的道德成长,它是献给所有成年人的一本书。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其实都是小王子,只是现在忘记了我们的星球,忘记了我们的玫瑰,这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
每次想到这里,我就一方面特别羡慕黄荭老师能够让小王子一直住在她心里;另外一方面,又有一种非常迫切的危机感,因为我的儿子现在正好6岁,是小王子那个年龄,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随着候鸟飞走,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去探访《小王子》里面的那些星球,然后又对人类的生活产生小王子那样幻灭的想法,又遗忘他的星球。作为一位父亲,我觉得现在也许还不是跟他讲《小王子》故事的时候,但是《小王子》让我重新去审视我的孩子,他那种宝贵的眼神,他很喜欢画画,他画的很多画都非常出人意料,他说话的方式,他看世界的方式,都是非常非常可贵的。我希望我能够让我家里的小王子保留他的方法,希望他的想象力更久一点,哪怕再多一天也可以。
难以企及的地位、复杂度和魅力
但汉松:作为一位文学研究者,我看《小王子》的时候是感到非常震撼的:一位作家能够把一个故事写得这么令人心碎而美好,这么简单,但是又这么美,他是怎么做到的?我在记忆中去英美文学世界找可以和《小王子》匹敌的作品,当然有很多童书,有很多童话,但是我确实没有发现哪一部作品能有《小王子》这样的地位、复杂度和经久不衰的魅力。
读《圣埃克苏佩里传》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他不是靠写《小王子》出名的,他就算1943年不写《小王子》,也完全可以被人出版全集,他也是法国文学的瑰宝。他的《夜航》和《人类的大地》,不管是通俗意义上,还是在严肃文学圈子里面,都已经获得了非常高的评价。但是他在功成名就的时候觉得,“我不能再装下去了,我必须告诉世界我是小王子这个事实”。他在1943年写出了《小王子》,这是真正更加袒露他内心世界的一本书,做到这样举重若轻非常非常难。
这让我想到了石黑一雄。石黑一雄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写了那么多沉重的作品。他最近的一本书《克拉拉与太阳》其实就是想说,我也要写一本童书,所以他这本书有一点点《小王子》的影子,他试图在用一种非常简单的、儿童的视角去讲述一个令人心碎但是又很温暖的故事,但是我不确定他能够取得《小王子》这样的成功。《小王子》是值得每个人去读的,就好像它前言里面说的那样“人见人爱”,就是他文学作品的魅力,他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
很多人会把它当成寓言来读,但是我认为它不仅仅是寓言,光是他的文字本身,哪怕是以译文为中介,就已经让我非常不可思议了。《圣埃克苏佩里传》里面有一封信,是作家遇到一次空难以后写给朋友的,在结束这段聊天之前,我想把里面的几句话读给大家,大家感受一下我前面所说的“令人心碎的美”。他说:“我可以告诉你中士睡着后天上划过多少颗流星:三颗。那时我许下心愿:第一颗,愿这一夜延续千年。”要知道这一夜是他空难后经历的那一夜,他在沙漠上等待救援,看着星空,听着沙漠里动物的叫声,他居然希望这一夜延续千年。
“第二颗落在北面,愿每个人都写信给我。”那一刹那,我又被触动了。我们知道,他是在非洲的朱比角做航空邮差的工作,他是送信的,他处于联系巴黎和法国在非洲的一个遥远要塞的邮航通道上。他将信从遥远的非洲送到欧洲,又从欧洲传递回去,他把思念从空中带到远处,在遥远孤独的飞行当中他想着,我多么希望有一些信是写给我的。他说希望“世界上所有人都给我写信”,这种孤独感他没有讲出来,但是以这样一个心愿,寥寥数语,我一下子感觉到他在沙漠中那种强烈的孤独感,愿意和世界上所有人说话的那种心愿。
然后第三颗流星,他许下的心愿是“愿全世界所有的女子都更温柔,这是一个多么宁静多么美妙的夜晚,我不敢再去惊动星星了”。很多东西你没有必要拿文学理论的大词去解释去阐发,这些文字本身就足以证明他的文学的力量,他的那种想象的温度。
中国乡村孩童最爱读的TOP1
钦文:在三个人当中,我可能是最没有资格谈《小王子》的,为什么这么说?今早我发朋友圈提到今晚这个活动,一位法语系同学留言:“钦老师,你怎么也去参加法国文学的活动?”就像《小王子》里面说的成年人一样,这是一种成年人的思维——你是一个搞德国文学的,《小王子》是法国文学,所以你去掺和这个事好像不太对劲。其实这就是《小王子》里面讲的星球上面那个地理学家,他说“我就是地理学家,探险家的事我不做”。《小王子》作为一个文本来讲,我们作为读者都可以谈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