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邦微博视频号要来了,微信版已拿下超2亿日活,新流量之战再掀波澜( 二 )


已经沉淀了用户生活、多重社会关系网的微信 , 借助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社交关系的组织 , 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了用户获取内容的“破圈” 。
在李子柒、薇娅等头部大V的思维先期入驻情况下 , 一些强下沉的内容异军突起的凸显出来 。
从工地上跳霹雳舞的建筑工人“霹雳舞凯凯” , 到单纯拍摄打篮球的少年“宇宙” , 再到许多正能量内容与“拜佛”内容 , 这些显得“下沉”或“中年”的内容时常可以收获10万加的点赞量……
视频号呈现出的强劲势头 , 让今年的视频争夺战再度升温 , 但它真的有望扭转“抖音、快手”二分天下的短视频生态局势吗?
曾经
腾讯曾有无数次机会突围 , 为何还是失了手?
短视频是在长视频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的 。 相较于长视频 , 短视频具有碎片化、低门槛、传播快的特点 , 能够在网络媒体上轻松被转载和分享 , 更能打破圈层 。
尤其是在碎片化时代 , 短视频能够让人们实现随时随地精准阅读 , 这些特点让短视频呈现出与图文、长视频无可比拟的优势 , 也让它出生后就一直成为嗅觉敏锐的各大企业和平台的兵家必争之地 。
在过去15年里 , 短视频内容流量争夺战上演过无数场 , 可分为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2005、2006年 。
2005、2006年 , 中国迎来移动互联网时代 。 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普及和流量的增长 , 使得短视频体验得以保障 , 用户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 随时随地浏览观看视频 。
国内各大社交平台、个性化社交平台、新闻客户端等媒体嗅到了短视频远大的前景 , 纷纷投入大量资金 , 开始扶持短视频创作团队 , 以通过视频来吸引用户 。
这一时期 , 腾讯的QQ玩得如火如荼 , 无暇顾及短视频 , 成功出圈的短视频平台是优酷、土豆等 , 它们最初都定位为UGC(用户原创内容)视频网站 , 首倡拍客文化 。
“后舍男生”两人于2002年考入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成为室友 , 由于兴趣相投 , 他们很快成为朋友 。
他们的风格夸张搞怪 , 幽默风趣 , 冲击力十足 , 经常恶搞各种流行歌曲 , 最终凭借着“独特的魅力”席卷了一大批粉丝 , 迅速红遍大江南北 。
不过 , 在这一阶段里 , 智能手机和wifi还不普及 , 短视频因为缺乏基础设施的必要支持 , “拍客运动”很快就“拍不动”了 。
发展阶段:2012、2013年 。
2012、2013年 , 全国智能手机接近6亿 , 3G覆盖人群接近4亿 , 网络、Wi-Fi逐渐普及 , 移动流量费用逐年降低 , 人们再次把关注度移动到了短视频上 。
各大短视频APP如美拍、秒拍等平台如雨后春笋般相继面世 , 纷纷加入这场内容流量争夺战 。 不断推出新玩法 , 吸引着各类人群 。
腾讯的8秒短视频产品--微视 , 也于2013年9月正式上线 。 微视采取利用明星效应的方式发展粉丝经济 。
创业邦微博视频号要来了,微信版已拿下超2亿日活,新流量之战再掀波澜
本文插图
为此 , 在发展初期邀请了众多明星聚拢人气 , 产品迅速火爆 , 用户数据量曾一度暴增 。
这也是微视发展的最好的时期 。
因为这一策略当时在资金投入减缓后 , 很快一切重归原点——明星内容不足 , 素人内容质量不稳定 , 平台用户粘度不断下降 , 以及腾讯微博的推出导流平台的缺失 , 导致微视的用户规模止步于5000万 。
一年半后 , 不得不做出暂时关闭的决定(2018年 , 微视再次复出) 。
同年 , 短视频鼻祖Vine出现 , 不到3个月时间 , 以6秒视频分享应用的概念迅速窜上App Store免费榜首位 。
在当年2月 , 爱奇艺上线短视频平台啪啪奇 , 支持7秒拍摄 , 此后微可拍、微拍、微录客、秒拍等纷纷上线 , 到2014年 , 美拍、快手也陆续入局 。
不过 , 这一时期的短视频APP功能和内容还是比较单一 , 加上网络资费高等问题 , 用户发展缓慢 , 短视频只流行于特定人群(如美拍的年轻女性群体) 。 因此 , 各大短视频发展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