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退役|林丹退役后,没有超级明星球员的国羽还有多少商业价值?( 二 )


除了世锦赛、汤尤杯、苏迪曼杯等大型国际赛事 , 中国羽毛球队每年还有十几站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 , 曝光率涵盖整个年度 , 商业价值达到顶峰 。
伦敦奥运会后 , 一系列针对羽毛球队的商业活动纷至沓来 , 当时的新科奥运冠军李雪芮接受《重庆晨报》采访时表示 , 自己参加商业活动太忙了 , “累得我只想回酒店睡觉” 。
奥运冠军们的商业价值亟待挖掘 , 国羽的危机却早已埋下 。
伦敦奥运会空前的胜利 , 是球队人员结构合理、运动员处于巅峰状态、对手水平不均衡等多个因素的结果 , 很难再复制 , 更不必说超越 。
中国羽毛球队的根基并不如乒乓球队扎实 , 对国羽而言 , 盛极而衰像是冥冥之中的规律 。
里约奥运会上 , 国羽本是夺金热门 , 却在混双、女双、女单项目上全军覆没 , 只在男单、男双两个项目拿下冠军 。 33岁的林丹与李宗伟在半决赛再度上演林李大战 , 打满三局 , 以20-22的微弱差距落败 。 林丹的技术已是炉火纯青 , 心态也饱经磨砺变得成熟 , 但身体状态却已不在巅峰 。
纵观里约赛况 , 运动员们年龄老化 , 疲态尽显 , 小队员们未经风雨 , 难挑大任 。 而韩国的男双、印尼的混双、日本的女双等新生代球员则已崭露头角并快速进步 。
后里约时代 , 田卿、赵云蕾、王适娴、王仪涵、于洋等因伤病、年龄等纷纷退役 , 中国队的实力进一步下滑:女队一次次刷新历史的最低谷 , 2018年5月的汤尤杯在34年来第一次坐在了决赛的看台上 。 而男队在新陈代谢过程中 , 被视为林丹接班人的谌龙 , 在团体赛中多次失手 , 年轻的石宇奇虽冲劲十足 , 仍少了几分王者气势 。 反观国际舞台 , 日本大热选手桃田贤斗正成长为让全球羽坛为之胆寒的一代大师 。
有人用谷底来形容目前的中国羽毛球队 , 年轻选手经验不足、打法落后、人才培养断层……辉煌的时代过去了 。
赞助商的热情与比赛成绩直接挂勾 , 球服广告位是观察一个球队商业价值的窗口 。 2012年 , 国羽队员球服上的广告有4块 , 加上国旗一共5个标志 , 达到世界羽联规定的球服标志最大数量 。
红牛、雪铁龙的赞助从2010年开始 , 分别在签约3年后续约 。 2017年底 , 两家企业的赞助到期 , 但因为企业进行战略调整等原因 , 此后均未续约 。
在2017年终总决赛上 , 国羽选手们依然穿着带有红牛和雪铁龙Logo的衣服 , 但在2018年的全英赛上 , 球服的广告位一片空白 , 战袍上除了国旗和球服品牌李宁外 , 再没有其他的赞助商 。
这是十多年来国羽服装首次出现除运动品牌外的“裸奔” 。 这样的窘境到2019年5月结束 , 中国光大银行·光大永明人寿与国羽签约 , 成为首席赞助商 。
“裸奔”近两年 , 没有了存在感极强的各色Logo , 国羽球服素净得让人有些不习惯 。 这可能有调整营销策略、与广告商价格没有谈拢等原因 , 但从商业价值上来说 , 也是中国羽毛球队近几年成绩下滑、球员青黄不接的结果 。 没有了成绩的加持、夺冠的曝光 , 广告商自然不愿意白白投钱 。
林丹之后还有下一个超级IP吗?
林丹退役|林丹退役后,没有超级明星球员的国羽还有多少商业价值?
本文插图
如今 , 林丹退役 , 国羽再失一张代表着实力和名气的王牌 。
虽然在进入东京奥运周期后 , 林丹的竞技能力不断下滑 , 也因不敌年轻队员、多次“一轮游”饱受质疑 , 但林丹在 , 总让人觉得安心 。
他曾是团体赛中如定海神针般的第一单打 , 曾在两届奥运会中为中国队夺得金牌 , 他和李宗伟的“林李大战”上演无数次 , 却依然牵动每个羽毛球爱好者的心弦 , 屡屡“出圈” , 登上微博热搜 。
区别于国羽其他球员 , 林丹的失败和胜利都能成为话题 。 而现在 , 林丹的离开 , 让羽毛球运动似乎也少了些存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