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特区40年|深圳用法治铺就高质高速发展的改革之路

来源:读特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特区40年|深圳用法治铺就高质高速发展的改革之路40年弹指一挥间 , 深圳从一个边陲农业县建设成为一座繁荣的现代化大都市 。 这座城市的基石 , 就是不断完善的法治建设 。 深圳从提出“依法治市”到“打造一流法治城市” , 再升级到建设“法治中国示范城市” , 40年的法治实践表明 , 法治与改革相行相伴 , 就像鸟之两翼、车之两轮 , 改革催生法治 , 法治引领改革 , 二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
40年法治进程中 , 深圳有数不过来的全国首创、首例 , 这些荣誉都在深圳的法治探索之路留下一个个里程碑 。
立法先行先试 为改革提供保障
法者 , 治之端也 。
1992年7月1日 , 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深圳经济特区立法权 。 从此 , 这座年轻的城市驶入了快车道 , 以“深圳速度”和敢为人先的精神开展立法工作 , 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法治保障 。 事实证明 , 深圳几乎所有重要的改革都与特区立法相伴 , 二者有机融合 。
《深圳经济特区有限责任公司条例》和《深圳经济特区股份有限公司条例》的推出 , 规范了市场主体 , 企业发展由此驶上有序轨道;《深圳经济特区循环经济促进条例》的问世 , 成为深圳破解发展难题之利器;《深圳经济特区商事登记若干规定》实行 , 激发新一轮创业热情……
目前 , 同样有两项立法备受瞩目 。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 , 野生动物交易与滥食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的重大隐患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 关于全面禁食野生动物的立法提上日程 , 5月1日相关法规正式实施 。 在深圳登记设立的商事主体有近329.8万户(截至今年1月底) , 其中个体工商户123.6万户 , 但个体却无法像企业一样申请破产 。 近日 , 《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草案)》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 这一具有改革意义的“破冰”之举 , 一经发布就立刻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 。 个人破产制度率先在全国建立 , 将最大限度地解除在深创业者的后顾之忧 , 激发市场主体的创业热情 , 鼓励创新 , 宽容失败 , 继续让创业创新持续成为深圳经济发展最根本的推动力 。
据统计 , 自被授予深圳经济特区立法权以来 , 深圳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200多项法规 , 现行有效法规160多项 。 2019年 , 中央制定出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 , 其中特别强调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 。 面对社会发展的“盲点”“堵点” , 回应人民群众的“痛点”“难点” , 深圳为出租屋立法 , 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立法 , 为电动自行车立法……每一部法律 , 都从深圳的实际出发 , 散发着法治的温度 。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特区40年|深圳用法治铺就高质高速发展的改革之路市民在深圳出入境智慧大厅南山分厅办理出入境业务 。
中国政法大学发布的《法治政府白皮书》显示 , 自2013年至今 , 深圳在法治建设方面名列前茅 , 2018年在100个参与评估城市中位居第一 。 今年6月19日 ,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的公示》 , 深圳入选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 这又是对深圳法治建设的肯定 。
司法体制改革打造“深圳样本”
2015年1月 , 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落户”深圳 , 这个被深圳人称为“家门口的最高人民法院” , 刚一亮相就备受外界瞩目 。 最高法院第一巡回法庭选择深圳 , 是对深圳司法改革良好环境的肯定 , 对深圳继续发挥改革先锋区、试验田作用的认同 。
“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 。 2014年7月 , 深圳法官职业化改革全国破冰 , 确立从五级法官到一级高级法官9个等级 , 法官不再为解决待遇而追求“官位”、过“独木桥” , 他们在审判中更加注重“法”的本职 。 2016年 , 深圳法院首批841名员额制入额法官正式宣誓就职 , 标志着深圳法院法官员额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 数据显示 , 改革之后的2015至2019年 , 深圳法院收案由28.6万件上升至59.9万件 , 法官如今人均年结案492件 , 有效解决案多人少的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