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总数|疫情下的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凸显 优秀学生仍抢手( 三 )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王东东(化名)实习经验很多 , 并提前拿到合适的Offer(录用通知) , 没有受到疫情影响 。 我从去年10月份开始就逐渐开始加入秋招大军了 , 通过公司网站、求职公众号等方式投了很多简历 , 并且比较幸运 , 在今年1月初就拿到Offer , 顺利进入一家金融机构 , 没有受到疫情太多影响 。
《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显示 , 有相关实习经历、求职目标明确和社会实践经验丰富是毕业生获得Offer的主要原因 。 除此之外 , 还有部分学生表示 , 面试技巧高、专业就业前景好和名校毕业也是成功获得Offer的加分项 。
另据证券时报·e公司采访人员了解 , 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 , 仍然是众多应届大学毕业生的首选城市 。
对此 , 耿子健认为 , 没有必要千军万马一起过独木桥 , 远走他乡不如建设家乡 , 北上广深虽然发展机会多 , 但是并不意味着其他二三线城市就没有发展机会 。 现在很多二线城市的发展同样不可小觑 , 而且有着非常好的人才引进政策 , 这样的城市也应该成为应届毕业生在择业时重点留意的区域 。
考研不宜临阵磨枪
高波(化名)在大学期间学的是人力资源专业 , 经历大学四年学习生活之后 , 高波现阶段最希望的就是找到一份能够令自己和家人满意的工作 , 然而现实情况却并不尽如人愿 。
在国内的几家大型招聘网站上找到了一些招聘信息 , 也投出去一些个人简历 , 但却都是石沉大海 , 至今都没有回音 。 高波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采访人员 ,在网络上也了解到今年应届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 , 所以如果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 就准备先尝试考取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规划师等证书 , 为日后找工作增加一份砝码 。 另外 , 为了避开今明两年的应届毕业生就业高峰 , 也在和家里人商量准备考研 , 这或许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
根据我们的了解 , 因为现阶段面临就业压力而打算考研的应届毕业生还是非常小众的 , 并不具有代表性 。 东北某高校教师张丹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采访人员 , 实际上学生在考取大学之后 , 很多家长和学生就已经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规划 。 我们接触过很多学生在大一时就已经有了考研计划 , 并已经为此提前做好准备 , 这部分学生在大三时已经参加了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 。 一些没能如期考上研究生的学生 , 的确在现阶段有继续努力考研的计划 。
但是对于那些原本就没有考研计划、只是为了避开现阶段的就业压力而打算考研的学生而言 , 这可能并非是好的选择 。 一方面 , 这些学生在此前并没有为考研而进行积累 , 现在临时决定考研 , 从成功率的角度看似乎就要小很多 。 另外 , 即便如愿考研成功 , 将来同样还会面临就业压力 。
重新定义一份好工作
科锐国际是A股首家人力资源上市公司 , 有着多年大学生群体就业帮扶经验 。 公司市场总监刘萌萌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采访人员 , 今年的疫情的确影响了不少企业的招聘岗位供给 , 但并非所有行业都在缩小招聘规模 。 据我们观察 , 在线教育、医疗医药类、视频类、游戏类企业的多个岗位需求都在增加 。 同时 , 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基建方向招聘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
从企业需求端来看 , 应届大学生实际能力与用人单位对于岗位要求存在一定的结构性不匹配 。 此外 , 近年来大学生毕业生总数逐年走高 , 但从就业意愿看 , 热门城市、热门企业依然是首选 , 对于中小企业 , 或西部等相对欠发达地区的岗位则热情不足 , 定义一份‘好’工作的标准相对单一 , 造成较长时间的就业空窗 。 刘萌萌认为 , 对于大学生就业需要政府政策引导、高校前置化专业设置及就业指导 , 专业化机构助力 , 大学生求职心态转变等多管齐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