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空战略库|英德海军火控系统哪家强?实战最能说明问题( 二 )


也正是因为日德兰海战 , 英国人才真正了解到德国海军是如何实施火力控制的 。 1916年6月7日 , 英国战列巡洋舰队副司令、以“新西兰”号作为旗舰的海军少将帕肯汉姆在给贝蒂的信中写道:
“我荣幸地提请你注意 , 我们急迫需要认真考虑英国军舰和德国军舰上武器系统在取得命中率方面的差距 。
我个人特别倾向于“跨射” , 而不是集火齐射 。 海战中给我印象极深的是两到三枚炮弹的直接命中就能造成灾难性后果 , 这使我们没有理由去否定己方大威力主炮的优越性 。
我还认为“跨射”的原则被滥用了 。 在最近的实弹演习中 , 我们都没有真正取得过命中 。 火炮军官在达成“跨射”上受到了巨大压力 , 这导致火炮在射击时首先要加大炮弹落点的径向散布 , 甚至这一散布距离超过了三百码都还被认为是可接受的 。 实际上 , 大的径向散布得到了很多支持 , “巴勒姆”号的主炮射击径向散布曾减小到七十码 , 但后来却被要求增加 , 因为较小的散布会降低形成跨射的几率 。
我认为 , 当我们竭尽全力想要获得集中落点(有利于对落点进行定位)和消除误差时 , 从炮术的根本原则上讲还是需要有足够散布 , 测距的原则必须有所改变 。 但是 , “新西兰”号上的海军中校史密斯提出了一条很好的建议 , 这无疑会对其他有益建议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
帕肯汉姆所提到史密斯中校的建议是后者基于自己在日德兰海战中对德军炮术的观察和理解后提出的 , 他本人总结说:
“德国人似乎不等炮弹溅落就连续打出了大约三轮齐射 , 每轮齐射落点相距大约400码 , 且每一轮齐射的射程都远于上一轮 。
可以设想第二轮或中间那一轮齐射采用了测距仪(RF)所得数据……结果是他们分三次打出了散布大约为1000码的阶梯形齐射 , 并且通过观测每一次齐射落点就能非常精准地计算出真实距离 , 这比我们使用的夹叉方式要快得多 。 当然 , 打出比较准确的第一轮齐射是非常困难的 , 但这个问题在两种方式中都会存在 。
由于没有机会计算德军主炮齐射的间隔时间 , 因此并不清楚第三轮齐射是否是在第一轮齐射的炮弹产生溅落前便开火的(这要求有极快的装填速度) , 不过在进行第三轮齐射时他们肯定没有根据第一轮齐射的落点加以修正 。
一旦阶梯式齐射形成跨射 , 敌人就能在一分半的时间内获得准确距离信息;如果没有形成 , 他们便会在上一轮(阶梯形)齐射的射程上增加或减少500码至600码 , 再进行新一轮阶梯形齐射 。 ”
史密斯随后建议将这种火力控制方式稍加改进 , 并为英国海军所用 。 大舰队在日德兰海战后设立的炮术委员会通过研究史密斯的建议 , 最后出台了一套“1916定位准则” 。 这套准则遵循了上述炮术原则 , 但使用两轮而不是三轮快速齐射 , 而且不同齐射间有一定的方向散布(而不是距离散布) 。
海陆空战略库|英德海军火控系统哪家强?实战最能说明问题
文章图片
此图极好地展现出了装甲被洞穿时的情形——这是“虎”号的6英寸装甲上一个边缘很清晰的12英寸(炮弹)弹洞 。
上述火控方式和德国海军所用火控方式都是将以最快速度先敌取得命中作为目的 , 而这是老式夹叉式火控方式无法做到的 。 这在无法对目标进行持续观测时尤为重要 , 因为事实表明海战中被(多种因素)干扰视线纯属常态——如果炮弹落点没有被观测到 , 那么这轮齐射对火力控制而言就会失去意义 。 除了来自炮口的硝烟和烟囱的烟尘外 , 观测设备还可能受到海浪(特别是在多戈尔沙洲海战中 , 舰艇进行高速航行时)、敌方炮弹溅起的水花 , 以及气象条件的影响 。 所有这些因素加上远距离的射程 , 使得火控系统操作人员几乎不可能观测到被帽穿甲弹的命中 , 这也是战前所流行设在低处、受装甲保护的火控战位会被桅顶观测站(以及火控指挥仪)取代的原因 , 毕竟后者获得清晰视野的机率远大于前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