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空战略库|英德海军火控系统哪家强?实战最能说明问题

著:(英)约翰·罗伯茨
译:杨坚
海陆空战略库|英德海军火控系统哪家强?实战最能说明问题
文章图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规模使用雷达前 , 所有的海军火控系统都完全依赖于对目标 , 特别是对炮弹落点的观测 。 判断整套火控系统是否先进的根本要素在于它所采用火力控制的基本方式 , 因为火控方式就决定了该系统能否计算目标的未来位置以及快速处理信息的能力 。
不幸的是 , 尽管英国比德国更早发展火控装备 , 可在先敌开火和持续射击方面的系统整合及运行能力却逊于德国 。 这一结论的得出主要(但不是全部)基于英国战列巡洋舰在日德兰海战 , 特别是在向南追击战斗中火控系统的糟糕表现 。 当时的能见度条件非常有利于德方 , 加之德舰使用了适用于当时能见度环境的体视式测距仪 , 而英国的合像式测距仪却难以发挥作用 。 不过即使如此 , 数艘英国战列巡洋舰上的火力控制系统也比其应有的表现要差 。 具体原因可以归咎于这些驻扎在罗赛斯的军舰缺乏进行实弹射击训练的机会 , 但这也只是其中一部分原因 。 在后来的战斗中 , 虽然能见度很差 , 而且测距仪和火控平台无法正常发挥作用 , 英国主力舰(特别是“铁公爵”号和“无敌”号)还是表现出了优异的炮术能力 。
皇家海军在战前发展的最基本定位系统一直被使用到多戈尔沙洲海战爆发 , 之后略有改进 , 并一直装备到日德兰海战之后 。 英国海军在1914年时就认为海战将从远距离上展开 , 当时预想的射程对于13.5英寸主炮和12英寸主炮而言分别是15000码和13000码 。
首先 , 军舰将使用一半数量的主炮齐射(位于同一炮塔的两门主炮进行交替射击);一旦炮弹落点得以确定 , 就根据射程和方位的偏差对下一次开火(的炮弹落点)进行校正;以这样的“夹叉”方式进行持续射击 , 直到炮弹的落点分布在目标周围;这种半齐射方式会一直使用到对目标形成跨射或将其击中 , 然后火炮就可以开始快速效力射击 , 而不需要再等待对落点的定位 。
需要注意的是 , 虽然形成了跨射 , 但大部分落点过远或过近时仍然需要对火炮进行微调 , 从而使炮弹到达“平均落点”(MPI) , 即目标处于跨射区域的中心(这种在能见度良好情况下用于观测齐射炮弹落点的方法也同样被用于追踪因距离变化而产生的误差) 。 如果失去目标 , 整个程序便需要重新开始 。 多戈尔沙洲海战的一个结果就是让海军部着重强调了远距离射击时应使落点略近 , 因为落点如果远于目标就会给观测带来极大麻烦 。
这种抢先形成跨射的火控方式虽然过程冗长 , 不过在平时的演习中屡屡奏效——因为在火炮演习里 , 靶舰航向稳定、航速很慢 , 而且天气和能见度条件也相对良好——然而这种条件不可能在实战中出现 。 日德兰海战后 , 英国海军为改进炮术采用了“离线”射击方法(即使用火控系统瞄准目标 , 但各门主炮都分别以一定偏差角度开火);战后在这方面采取的改进措施还包括使用无线电遥控靶舰和高速战斗演习靶舰 。 不过就算这样也不能完全模拟出真实的海战环境 , 而且由于这些措施在不断加以改进 , 演习成本因此越来越高——火炮演习的实际效果却越来越难以评估 。
海陆空战略库|英德海军火控系统哪家强?实战最能说明问题
文章图片
(上图)从“虎”号首楼甲板上看向前主炮和舰桥 , 本图拍摄时间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 。 注意位于A炮塔两侧的观察孔——这是“虎”号独有的布置方式;此外注意在遮蔽甲板两侧的3英寸高射炮 。
英国海军在实战中观察德国海军的火力控制效果后得出了一系列结论 , 但这些结论很可能是错误的 , 尤其是他们认为德国海军使用了阶梯式火控方法——这深远地影响了英国海军自己的火控系统 。 英国人首次对德国火控系统形成印象是在多戈尔沙洲海战中 , 英国海军简单地认为德国军舰在炮术方面的优势是由于他们的持续高速开火能力所致 。 这种印象使英国战列巡洋舰队将精力过度集中在了训练炮手进行快速射击方面 , 而忽略了那些违反安全处理弹药规则中的危险操作 。 英国人在多戈尔沙洲及日德兰两次海战中还注意到德国军舰齐射时的炮弹散布非常集中 。 英国海军鼓励使用较大的散布进行齐射 , 以便更快对目标形成跨射;可问题是炮弹的散布过于分散时 , 即使形成了跨射 , 单发炮弹的命中率也不高 。 相反 , 德国海军的小散布射击方式可以在一旦形成跨射时就获得两到三次命中;他们还将这种方式与快速射击相结合 , 从而在快速开火后不久便对英国军舰造成了明显的毁伤效果——多戈尔沙洲海战中 , “狮”号在15分钟内被击中10次并失去战斗力就是一个极好例子;而在日德兰海战中 , 这种现象便出现得更为频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