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后疫情社区·融合|流动人口社区:不是包袱是财富

:原题为_澎湃新闻|后疫情社区·融合|流动人口社区:不是包袱是财富。
我之前在广州市番禺区向阳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工作 , 我们主要关注流动人口社区 , 尤其关注女性 。 我对社区、女性、女工很感兴趣 , 跟我自己的经历有很大关系 。
2003年 , 我到广东龙江打工 。 刚开始 , 听不懂粤语 , 去买东西 , 都不敢问价格 。 工友结伴出去玩 , 去的最多是赶集和公园 。 我们出门不坐公交车 , 都是坐摩托车 , 因为看到别人上车都刷卡 , 车上写着“自备零钱 , 不设找赎” , 搞不懂什么意思 , 也没有人告诉我们要怎么坐公交车 。
2005年 , 我才有了第一台手机 , 之前没有手机 , 没有网络 。 很多信息 , 我们都不知道 , 是种孤立无援的状态 。 我们没有社保 , 不了解政策 。 有一次 , 我腿有点肿 , 到医院 , 医生问我挂什么科 , 我说不出来 。 因为在老家 , 乡镇的诊所只有一个医生 , 一般问题都能看 , 突然到了城市 , 那么多科室 , 我也分不清 。 医生就问 , 你是里面痛还是外面痛 , 挂骨科还是皮肤科?我说不知道 。 她又问 , 那你要挂哪个医生?我说不知道 。 她说 , 不知道 , 那就下一个吧 。 我眼泪就下来了 , 很难受 , 后面还有人排队 。 出来打工 , 觉得特别艰难 。
2008年 , 我受了工伤 。 操作机器时 , 手压进去了 。 住院时 , 有公益组织的人来跟我讲 , 工伤如何赔偿 。 那个组织里有个女生 , 她也很早就出来打工了 。 后来 , 我们就想能不能做一个专门服务我们这样的女工的机构 , 后来我们一起成立了现在的机构 。
旧水坑社区:让女工心安的空间
2012年 , 我们开始在广州番禺的旧水坑社区做社区工作 。 旧水坑社区面积只有1.79平方公里 , 本地人大概2000多 , 周边有很多大型电子工厂和住宿区 , 生产苹果、飞利浦等品牌的电子产品 , 里面大部分是女工 , 当时大概有3万名女工 , 高峰期时人数应该超过10万 。 她们租的房子 , 大概250块一个月 , 两个女生合租 , 多是90后女生 。
我们每周都会跟大学生一起去做家访 , 找这些人聊天 , 了解她们的情况 , 问她们希望社区能有些什么样的活动 , 看看我们可以做什么 。
从卫生方面来讲 , 女工居住的环境确实不理想 , 还存在安全问题 , 比如经常丢自行车或电动车 。 但好处是离工作的地方近 , 不用负担额外的交通时间和交通成本 。 工作时 , 工厂的纪律、环境要求你不要闲聊 。 可以想象 , 这种社区特别缺乏公共空间和公共活动 。 网吧、溜冰场 , 都是要收费的 , 而且人跟人的交流也少 。
【澎湃新闻|后疫情社区·融合|流动人口社区:不是包袱是财富】我们在社区做了一个空间 , 是个图书室 。 周末时 , 大家可以在社区里做些小的表演或晚会 , 也会过生日会 。 这些活动 , 一是丰富了她们的文化生活;二是让人互相看见 , 产生联结 。 如果她们互相支持 , 就可能产生一些互助小组 , 不管是信息分享 , 还是其它方面的支持 。 比如 , 大家不了解积分入学制度 , 有些人是不知道 , 有些知道了却不了解怎么申请 , 还有一些是不符合申请条件
2012年五一时 , 我们在社区做演出 , 编了一些舞蹈和歌曲 , 还演话剧 , 比如反家暴、找工作、怎么预防被中介骗等等 。 这些节目都是女工自编自演的 , 用的语言、表达习惯也贴近她们的生活 。 第一次演出大概有一千人来看 。
当时 , 我们会在周末去公园做宣传 。 有一位90后妈妈 , 小时候发烧嗓子哑了不能讲话 , 但能听到 , 有两个小孩 。 她很想来参与中心的活动 , 但家里人担心 , 觉得她容易被骗 , 反对她来 。 我们跟她交流后发现 , 她特别喜欢音乐、跳舞 。 我们就让她来帮忙做舞蹈排练 。 演出时 , 我们还特别邀请她丈夫和婆婆一起来看 , 从此 , 家人对待她有了特别大的转变 。 他们家是做电脑维修和销售的小生意 , 没有赚很多钱 , 但还是要给我们捐钱 , 提供小的物质支持 , 希望我们一定给她机会参与进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