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疫情是戏剧的灾难 但有人从中找到了灵感( 二 )


线上戏剧很多
为“云观众”量身定做的少之又少
从电视剧回到剧场艺术 。 疫情期间 , 各地剧场的反应不可谓不迅速 , 安排上线的戏剧作品不可谓数量不多、种类不多元 。 大量剧团采用Zoom等视频会议或是聊天软件进行剧本朗读、排演 , 或是录播、直播演出 。 “Zoom剧场”成了当下剧场艺术创作的代名词 。 然而 , 除了填补观众居家生活的空余时间 , 真正为“云观众”量身定做的作品 , 少之又少 。
一种是着眼于当下生活情绪共鸣的原创表演 。 简单地说 , 就是演员在摄像头前表演自己的居家生活 , 甚至夸张、刻意地表演“无聊” 。 这类创作的代表是英国强制娱乐剧团(Forced Entertainment)与柏林HAU剧院合作的线上项目《End Meeting For All》 。 作品共分三集 , 在每集30分钟左右的录播演出中 , 演员们或手举酒杯 , 或望向窗外 , 展示自己的日常生活状态 。 其中一个女演员头戴灰白色的假发 , 反复向观众强调 , 这样做是为了假装我已经隔离了很久很久 。 而另一个演员往脸颊上抹酒水 , 或切洋葱刺激流泪 , 表演失落悲伤的情绪 。 演出中还充斥着网络媒介演出所特有的即兴“障碍” , 比如断网、噪音或是因为接电话、给快递开门、宠物的闯入等导致演出中断 。
其二是剧作家根据当下新创剧本 , 通过剧团zoom排演出来 。 理查德·纳尔逊(Richard Nelson)与纽约公共剧院合作、创作了时长一小时的《What Do We Need to Talk About》 。 这部作品是继剧作家从2010年开始创作的“苹果家族”四部曲(分别为2010年的《That HopeyChangey Thing》、2011年的《Sweet and Sad》、2012年的《Sorry》 , 以及2013年的《Regular Singing》)之后 , 基于当下疫情的新作 。
纳尔逊的前四部“苹果家族”系列的剧情 , 往往是基于一个特定的社会事件 , 比如选举日或者9·11纪念日 , 让家庭成员借此重聚 , 围坐在客厅餐桌前聊天 。 而这次的新作 , 是基于当下情境的续写 , 纳尔逊在莱茵贝克的家中写完剧本 , 交由公共剧院的演员们通过Zoom演出 。 家庭成员线上重聚 , 剧场里的餐桌换成了Zoom界面 , 聊的也都是各自居家隔离生活的琐事 , 比如如何购物、在医院就医的经历 , 或是看到的网络段子 。
编剧也充分考虑到一个“bug” , 本该居住在一起的“家庭成员” , 现在只能各自在家中完成表演 。 剧本为此设定了合理的场景 , 其中一人发烧 , 只能隔离在自己房间 , 这就让观众理解了两人无法同屏的现状 。 这部新创的续集引发了热情回应 , 根据BroadwayWorld平台的统计 , 4月29日首演时 , 有超过5000人观看了直播 。 此后四天里 , 陆续又有超过30个国家的4.7万余人观看了该剧 , 而因为反响热烈 , 这部作品将持续上线到6月底 。
另一种形式则是重排经典 。 王翀导演结合现实 , 融入隔离、医院、直播等元素 , 直播演出了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 美国的Molière in the Park剧团排演了线上版的莫里哀作品《恨世者》 , 线上版《答尔丢夫》也即将上线 。 莎士比亚依然是疫情期间被“Zoom”最多的作家 , 除了各种直播、互动的线上演出 , 围绕莎士比亚在今天会如何写剧的段子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 这背后也折射出人们对莎士比亚为观众写剧意识的怀恋 。
剧场艺术要生存 , 在当下只能依靠网络平台 。 实体空间虚拟化、观看方式的变化 , 对这种探索提出了新的挑战 。 观众变成了“云观众” , 坐在屏幕前 , 观看的耐心、情感体验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 如果不能将观众有效纳入演出 , 那么按照剧场时长制作的线上演出 , 难免让人坐立不安 。 既然是在屏幕界面上观看 , 如何能让观众认可这比看二三十分钟的电商直播获得感更高?
疫情影响下 , 不止是剧场、影院关闭 , 综艺节目也只能不带观众录制 , 这对于需要回应的综艺 , 尤其是喜剧综艺来说 , 演员的表演也遇到了新的挑战 。 比如今年第六季《欢乐喜剧人》中 , 几乎所有相声演员都表示 , 不带观众对自己表演节奏的把握形成困难和挑战 。 而孙建弘针对“云观众”以“一镜到底”的方式量身定做的《体育课》 , 形式上服务于镜头前的观众 , 内容则基于当下最难在线上进行的“体育课” , 可以说是非常宝贵的尝试 。 当然也有垮掉的尝试 , 比如某晚会安排了数百个印有真人照片的纸板在台下占领观众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