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探秘星空的“眼睛”


北京日报探秘星空的“眼睛”
本文插图
赵永恒
北京日报探秘星空的“眼睛”
本文插图
LAMOST望远镜镜片是由多块六边形镜片拼接而成 , 如蜂窝状 。
本报采访人员 和冠欣摄
本报采访人员 张航
1280年春天 , 元世祖忽必烈取“敬授民时”的古语 , 命名了一部新历法——《授时历》 。
《授时历》之精准 , 令人惊讶 。 该历以365.2425天为一岁 , 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实际时间只相差25.92秒 。 这部历法比现在通用的“阳历”早了三百多年 。
【北京日报探秘星空的“眼睛”】《授时历》的形成 , 得益于一场被称为“四海测验”的大型天文观测 。 自1279年开始 , 元朝14员监侯官分道而出 , 在全国各地27个观测站进行观测 。
这其中 , 有位观测者 , 叫郭守敬 , “四海测验”就来自他的建议 , 他也是《授时历》的主要编者之一 。
一路颠簸 , 逐星追月的郭守敬不会想到 , 有朝一日 , 自己的名字也能遨游星河——为了纪念他对天文学的贡献 , 人们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环形山” , 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郭守敬小行星” 。
不断发明、改制天文观测仪器 , 期望能看得更远的郭守敬 , 更不会想到 , 700多年后 , 就在元大都东北百余公里外的燕山主峰南麓 , 有一座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大视场望远镜 , 冠名为“郭守敬望远镜” 。
“他”真的望到了更远的星空 。
LAMOST工程分为八个子系统:光学系统;主动光学和支撑系统;机架和跟踪装置;望远镜控制系统;焦面仪器;圆顶;观测控制与数据处理系统;输入星表与巡天战略系统 。
LAMOST望远镜的“镜筒”南高北低 , 最高处离地40米 。 其镜片不是一整块玻璃 , 而是由多块六边形镜片拼接而成 , 如蜂窝状 。 南端的球面主镜大小为6.6米×6米 , 由37块1.1米对角径的六边形镜片拼接而成 。 北端的反射施密特改正镜大小为5.7米×4.4米 , 由24块六边形子镜拼接而成 。 球面主镜是固定的 , 反射施密特改正镜则可以根据观测需要调整角度 , 观测天区赤纬从负10度到正90度 , 涵盖了赤道和北极的星空 。
LAMOST望远镜有32台科学级CCD相机 , 每台相机配备一个1600万像素的光学探测器; 4000根光纤对应16台光谱仪 , 可以分解星光 , 帮助科学家发现各种化学元素 , 以揭开星星的奥秘 。
自制望远镜的少年
坝上 , 华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 , 因地形如阶梯水坝般升高得名 。 这里平均海拔在1400米以上 , 森林茂密 , 土壤肥沃 , 湖泊遍布 , 是天然的避暑胜地 。
1307年 , 元武宗将中都建在这里 , 作为往返于大都(北京)、上都的巡都 。 此时 , 郭守敬已年逾古稀 , 还在朝廷中忙碌着 。
600余年后 , 元中都只剩残垣 。 新中国在张北地区建设的察北牧场 , 正欣欣向荣 。
牧场里有座图书馆 , 一个小男孩总喜欢跑去那里看书 , 天文画报 , 是他的最爱 。 从画报上 , 他认识了星座 , 也知道了郭守敬和《授时历》 。
入夜 , 繁星璀璨 。
小男孩 , 抬着头 , 痴痴地望着星空 , 分辨着一个个星斗 。 探索宇宙秘密的梦想 , 在小男孩的心中生根 , 发芽 。
小男孩叫赵永恒 , 他的爸爸是牧场里的农机驾驶员 。 家里没人能指点他探索星空 , 赵永恒就白天翻画报 , 晚上看星星 , 他慢慢认识了牛郎星、织女星、北斗七星……
上初一那年 , 赵永恒试着用厚牛皮纸将一片老花镜片和一片近视镜片卷起来 , 利用凹凸透镜组装出一架简易天文望远镜 。 透过镜头 , 他第一次看到了月球上的环形山 , 激动地跳了起来 。 他很想找到“郭守敬环形山” , 可惜未能如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