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棠鉴藏|青旗沽酒趁梨花——浅谈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纺织品,红袖织绫专夸柿蒂

纺织品是人们衣着、被服等必需品 。 在史前时期的新石器时代 , 人们就开始掌握纺织技术 。 不同时代的纺织品 , 是衡量人类进步和文明发达的尺度之一 。 古代纺织品是用麻、丝、毛、棉等纤维为原料 , 纺绩加工成为纱线后 , 经编织(挑织)和机织而成的布帛、毛织品 。 中国古代的丝麻纺织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 有“丝国”之誉 。
杞棠鉴藏|青旗沽酒趁梨花——浅谈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纺织品,红袖织绫专夸柿蒂
文章图片
清初黄缎织金行龙彩云袷褂
(一)新石器时代纺织品
在新石器时代考古中 , 已发现一些纺织品遗存 。 如 , 在距今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 , 发现了苘麻的双股线 , 出土的牙雕盅上刻有四条蚕纹 , 同时出土还有纺车和纺机零件 。 距今约6000年的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出土有编织的双股经线的罗地麻布 。 距今5500年的郑州青台遗址有粘附在红陶片上的苎麻和大麻布纹、黏在头盖骨上的丝帛及10余件红陶纺轮 。 距今5000年左右的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出土了丝织品残片 。 一些遗址发现有陶纺轮 , 是普遍存在纺织活动的实物见证 。
杞棠鉴藏|青旗沽酒趁梨花——浅谈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纺织品,红袖织绫专夸柿蒂
文章图片
新石器时代河姆渡牙雕盅
(二)商周纺织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王室贵族对纺织品需求的增加 , 这一时期的纺织技术进一步提高 。 从考古发现的遗存看 , 商周纺织品品种增多 , 如 , 河北藁城台西商代遗址出土的黏在青铜器上的织物 , 有平纹纨、皱纹谷、绞经罗和三枚菱纹绮 。 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铜器上所附的丝织品 , 有纱纨、朱砂涂染的色帛、双经双纬缣、回纹绮等 。 殷墟还出土了丝绳、丝带等实物 。 陕西宝鸡茹家庄西周墓出土有纬二重组织的山形纹绮残片 。 春秋战国时期 , 纺织品出土较多 , 显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 。 如:湖南长沙墓出土的几何纹锦、对龙对凤锦、填花燕纹锦等 , 湖北江陵楚墓出土的锦制品种类较多 , 色泽鲜艳 。 毛织品在新疆吐鲁番阿拉沟古墓中出土数量最多 , 花色品种亦很丰富 。
杞棠鉴藏|青旗沽酒趁梨花——浅谈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纺织品,红袖织绫专夸柿蒂
文章图片
(三)汉代纺织品
汉代纺织业有很大的发展 , 技术进一步提高 , 在汉画像石所见的纺车、缫车、调丝、并丝、织机、染具等 , 就是最形象生动的实物见证 。 中国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向西传播 , 对世界纺织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出土丝织品的地点众多 , 如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湖北江陵秦汉墓和新疆民丰尼雅遗址等 , 都出土了大批丝、麻、棉、毛织品 , 品种齐全 , 花样新颖 , 反映了汉代纺织品的技术成就 。
杞棠鉴藏|青旗沽酒趁梨花——浅谈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纺织品,红袖织绫专夸柿蒂
文章图片
马王堆一号汉墓素纱单衣
汉代丝织品以织物组织分 , 有平纹组织的纱、绢、缣、縠 , 有绞经组织的素罗与花罗 , 有斜纹组织的绮、锦、绒圈锦 。 毛织品的品种有缂毛、斜褐、斑罽等 。 麻织品有大麻布、苎麻布 。 棉织品有坯布 , 即白叠(緤)布 。
杞棠鉴藏|青旗沽酒趁梨花——浅谈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纺织品,红袖织绫专夸柿蒂
文章图片
海昏侯墓出土纺织品
印染品以丝织品最为丰富多彩 , 其次为毛织品 。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丝织品有纱、罗、绮、绢、锦、组带和绣等 , 如:素纱禅衣 , 重49克 , 不足一两 , 薄如蝉翼 , 可与现代的乔其纱媲美;耳杯形菱纹花罗 , 粗细花纹组成菱杯相釦、大小套叠、上下对称的图案 , 应是当时的高级丝织品;菱纹绮和对鸟菱纹绮 , 后者细线条回纹组成纵向连续的菱形纹 , 其内嵌着变形的对鸟和两种不同的变形花草纹 , 交替分布;绒圈锦 , 以多色经丝和单色纬丝交织而成 , 表面的矩形、几何形点线纹图案部位 , 给人以明显的立体感 , 充分反映出当时的织造工艺水平;三色锦有几何纹锦、绀地绛红鸣鸟锦、香色地红茱萸锦等;刺绣 , 据“遣策”记载有“信期绣”、“长寿绣”、“乘云绣”及未记其名的“茱萸纹绣”、“云纹绣”、“方棋纹绣”等 , 基本采用锁绣法 。 在马王堆出土的大量丝织品中 , 多数染色 , 包括刺绣用丝线 , 色彩共达36种之多 , 最常见的是朱红、深蓝、深红、浅棕、深棕、藏青、黑、朱黄、金黄、浅蓝、深绿等 。 主要为植物染料与矿物燃料 , 当时分别称作草染与石染 。 汉代的印染技术很高 , 已掌握了浸染、涂染、套染和媒染等一整套染色方法 。 印花已采用镂空版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