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状元中的北京人( 二 )

  辽朝实行“因俗而治”的基本国策 , 受唐多京制影响 , 行政区划分为五京 , 分别为: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 , 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西大明城) , 东京辽阳府(今辽宁省辽阳市) , 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市) , 西京大同府(今山西省大同市) 。 他们按五京分治汉人和契丹人 , 不过真正都城是皇帝在“四时(春水、秋山、坐冬、坐夏)捺钵”的营帐中 , 其政治中心随着皇帝营帐的迁徙而不断转移 。

  辽统治中国北方长达二百多年之久 , 北宋政权实际控制燕京的时间只有两年多(1123-1125) 。 当时的辽人认为 , 士子多文弱 , 尚文之弊多多 , 不愿染上汉人之习 , 因此 , 辽朝在很长时间内不允许契丹人应举 , 走科举之路的大部分是汉人 , 辽自圣宗统和年间 , 仿唐开科取士 。 统和六年(988) , 耶律隆绪下诏开科取士 , 由燕云十六州扩大到全国五京道 , 自此 , 科举考试便有序进行 。

  辽朝开科取士大体上是每隔一年举行一次 , 也有连续开科的年份 , 录取人数相对较少 , 辽圣宗统和十八年(1000)以前 , 进士及第人数一般是1至4人 , 每次选拔两人 。 在这期间 , 辽代北京的第一位状元就此产生 , 他就是吕德懋 。 吕德懋(?-1032) , 燕地漷阴(今北京市通州区漷县)人 , 他是辽圣宗统和十二年(994)甲午科状元 , 当年这一科及第有两人 。

  吕德懋最初为三司使(又名南京三司使 , 掌南京 , 即如今北京的道财政、赋税、度支盐铁等事务) , 辽圣宗开泰七年(1018) , 升为枢密副使 , 同年底 , 任吏部尚书 。 辽圣宗太平二年(1022) , 身为宰臣的吕德懋因政绩颇佳 , 与参知政事吴叔达、枢密副使杨又玄、右丞相马保忠被圣宗赐予大量钱财 , 以示嘉奖 。 辽圣宗太平十一年(1031) , 吕德懋病逝于任上 。

  虽然是朝廷重臣 , 但关于吕德懋资料非常少 , 元朝脱脱、吕思诚等人撰修《辽史》时 , 因为史料甚少 , 已有文献不足以给吕德懋立传 。 后人涉及吕德懋时只好以“字号、生年不详”略过 , 就连他状元及第的文字资料也很少 , 这使得北京作为都城时代的第一位状元不被人所知 。 根据《辽史》、《契丹国志》、《续资治通鉴长篇》等资料的零星记载可知 , 吕德懋祖上五代时 , 举家由山东东平迁至燕地漷阴 。

  辽代第二位来自北京的状元是张俭 。 张俭(962-1053) , 字仲宝 , 幽州府宛平(今北京市丰台区)人 , 原籍清河 , 后徙籍于宛平 , 辽圣宗统和十四年(996)被选为状元 , 此科共取进士两人 , 除了状元、榜眼连个探花也没有 , 录取那么少 , 考上实属不易 。 但因为本身录取得少 , 张俭这个状元叫得没那么响亮 , 也很少被人了解 。

  张俭历任云州幕官、枢密使、节度使以及左丞相等职 , 先后受封为韩王、陈王 。 张俭出身官宦世家 , 生性正直 , 不喜虚夸 , 崇尚“粗缯大布裹生涯 , 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诗句) 。 他只穿粗丝织成的绢帛 , 每餐只食一菜 , 俸禄有节余时 , 便接济亲朋好友 。

  辽兴宗即位之初 , 见他袍子破旧 , 觉得寒酸 , 便暗地里派人用火钳偷偷地在他衣服上烫个窟窿 , 心想张俭这回该换件新的吧 , 谁知后来上朝时 , 张俭还没把那件破衣服换下来 。 辽兴宗问其缘故 , 张俭说:“这件袍子我已经穿了三十年 。 ”

  辽兴宗十分感动 , 但张俭毕竟是一国丞相 , 不能太寒酸 , 辽兴宗让他到内物府选些布锦 , 张俭奉诏只拿了三匹粗布 。 张俭九十一岁时去世 , 葬于析津府宛平县仁寿乡陈王里 。 1969年 , 张俭的墓志铭在北京西城桦皮厂出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