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2020年新农人调研报告》:模式创新+人才培育是拼多多农产品上行核心战略( 二 )


在销售形成规模的同时 , 庞志玉还主动给当地乡亲们传授电商运营知识 , 而拼多多简单易上手的特性在当地形成了极强的电商带动作用 。
同时 , 在此带动下 , 玉林地区也迅速涌现出了一批“新农人”的代表 , 成为华南地区农产品上行的主要集散中心 。 在百香果等增量农产品需求的带动下 , 当地诞生了一批小、快、灵的“村级”封装、仓储空间 , 使得乡村地区常住人口中包括老人、妇女在内的人口 , 可以通过多样性的工作方式 , 获得更多收入 , 有效促进了农村就业 。
而来自四川蒲江县的杨添财则是拼多多本地化策略的典型代表 。 1994年出生的杨添财6岁起腿部肌肉开始萎缩 , 初二就退学待在家中不愿出门 , 自闭长达7年 。 2015年6月 , 杨添财结识了另一位大他四岁的残疾青年吴云 , 两人一起创业 。
互联网《2020年新农人调研报告》:模式创新+人才培育是拼多多农产品上行核心战略
本文插图
2019年8月 , 四川成都蒲江县残疾人自强创业典型杨添财(左二)获评“感动成都十佳市民” 。 图为拼多多平台上的残疾人创业团队 。 (摄影 东原)
他们把精力集中在拼多多上 , 店铺运营三个月就达到了3500万元的销售量 。 此后 , 仅用了一年时间 , 他们就做到了1.2亿元的销售额 。
杨添财与吴云共同创建了残疾人品牌“一起走吧” , 先后带动50多位残疾人就业创业 , 帮助500多位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 杨添财还在周边产地建立了一批小、快、灵的“村级”打包发货仓库 , 让老人、妇女也能就近工作 , 获得更多收入 。
针对杨添财此类本地新农人 , 拼多多设置了专人对接机制 , 同时进一步划拨专项流量扶持 。 在此基础上 , 平台开始推动有条件的农产区 , 由初级农产品向农产品加工以及其他延伸产业链发展 , 以提升农业的附加值 。 在此带动下 , 在云南、贵州、广西、海南等省份及省内少数民族自治州 , 集中诞生了一批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 使得越来越多一、二产业 , 开始在农村地区实现融发展 。
新农人成电商平台发展胜负手
早就认识到人才是关键的拼多多 , 目前已经形成了完备的“新农人培育计划” 。
“多多大学”是拼多多旗下核心官方培训平台 , 致力于设计高度匹配的内容培训体系 , 帮助商家成长 。 拼多多平台上很多活跃商家 , 都是通过多多大学与高校合作而接受学习培训的 。
截至目前 , “多多大学”的线下课程已经覆盖21个省份 , 培育本地学员6700多名 , 直接引导店铺超过3900家 。 在此基础上 , 平台还将各地区的线下课程 , 通过线上进行大规模的推动 , 累计触达了超过60万的农业经营者 。
不仅如此 , 拼多多还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开展人才培训 , 计划在5年内培养10000名新农商人才 , 并探索以农户为产业链核心利益主体的创新模式 , 从而高效助力精准脱贫 。
在持续推进“新农人培育计划”的同时 , 拼多多也创造性地开创了“多多农园”模式 , 在农村地区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 培养新型电商经营主体 , 帮助生产群体实现农民—农人—农商的转变 。
“多多农园”以建档立卡户为集合的合作社为主体 , 由拼多多提供资金、技术和渠道支持成立“新农商公司” , 培育当地青年成为“新农人”带头人 , 档卡户则成为新农商公司的“股东” , 不仅享受优先收购等特权来保障收益 , 同时还将获得公司通过销售农产品获得的利润分红 。
2019年起 , 拼多多在云南保山、文山、楚雄、临沧、怒江、曲靖 , 以及新疆喀什等地共开展了13个“多多农园”项目 。 依托这一项目 , 平台也推动“互联网+农业科技”模式落地 , 使得区域农产品更有竞争力 , 产业上行规模持续扩大 。
《报告》认为 , 从拼多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 , “农地云拼”模式结合不同时期的“新农人培育计划” , 是拼多多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电商行业中 , 迅速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