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进|每经专访新乳业董事长席刚:低温奶门槛很高,行业巨头难通吃( 二 )


实际上 , 随着国内资本市场改革步伐加快 , A股上市通道日益便捷 。 越来越多的区域中小乳企 , 更倾向于IPO而非被并购 。 其中 , 四川区域乳企——菊乐股份 , 这家去年营收8.5亿元、规模远低于夏进乳业规模的中小乳企 , 近年一直在谋求IPO 。
谈负债攀升:财务安全可控制
“公司负债上涨 , 源于求发展 , 整体债务仍安全可控 , 近年来新希望集团发展较好 , 亦有支持 。 ”席刚表示 。
并购夏进乳业 , 是新乳业发展中的一大步 。 去年新乳业实现营收约56.75亿元 , 夏进乳业营收在15亿元左右 , 占新乳业体量的约四分之一;而按夏进乳业母公司——寰美乳业去年1~11月1.1亿元净利润粗略估算 , 并表后新乳业的净利润将提升39% 。 毫无疑问 , 并购夏进乳业后 , 新乳业的营收和利润都将再上一个新台阶 。
不过 , 主要以现金方式收购 , 这给新乳业带来了一定的财务压力 。 先收购寰美乳业60%股权 , 要支付约10.27亿元现金 , 其中约6亿元需寻求并购贷款;而收购寰美乳业剩余40%股权需支付6.84亿元 , 这要靠发行可转债来筹集资金 。
6亿并购贷款叠加6.84亿元可转债 , 这将推升新乳业的资产负债率 。 截至今年6月末 , 新乳业的负债率为66.53% , 在10多家A股上市乳企中排名靠前 。 据新乳业测算 , 收购寰美乳业后 , 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将升高至约74% 。 而伊利股份、蒙牛等行业龙头负债率普遍在60%左右 。
并购夏进乳业后 , 新乳业负债率将有所上升 , 这一直被外界关注 。
席刚此前曾表示 , 负债要看是基于什么的负债 , 是为了加速公司发展 , 还是因经营不善所致 。 “我们其实是为加速发展而不断并购 , 从而需要不断增加融资 , 它其实是为助推公司高速发展的 。 ”席刚认为 , 目前的负债水平对新乳业而言 , 风险整体上是可控的 , 公司能够承受和消化 。 同时 , 适度比例的负债对公司发展有利 , 勿需担忧 。
近年来 , 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希望集团)的发展向好 。 有新希望集团的支持和信用背书 , 新乳业的融资成本也较低 。 据新乳业披露 , 上述约6亿元并购贷款的实际年化利率仅4%左右 。
谈低温奶竞争:行业巨头难通吃
“与常温奶的逻辑不同 , 低温奶门槛很高 , 是需要完善的冷链基础设施与运营经验 。 巨头难通吃 。 ”席刚表示 。
长久以来 , 在中国乳业 , 新乳业一直都被视为独特的存在 。 其他乳企大多以常温奶为主 , 形成规模化的“碾压”优势 。 而新乳业则恰恰不同 , 近年来公司低温奶占比持续提升 , 今年上半年新乳业低温奶的销售占比超过60% 。
席刚坦言 , 新乳业之所以选择主打低温奶 , 错位竞争实是故意为之 。 在国内伊利、蒙牛双雄争霸的格局下 , 只有避开行业老大和老二的绝对优势领域 , 才可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 好在如今随着国内消费持续升级 , 低温奶的品质优势越来越受到认同 。
如同蔬菜、海鲜 , 更新鲜的产品一定会带来更好的口感和体验 。 在多种场合下 , 席刚曾介绍过公司的王牌产品——“24小时”低温鲜奶 。 顾名思义 , 这款鲜奶只卖当天 , 从产品上架到下架不超过24小时 。 席刚透露 , 这背后是对供应链的管理和控制 , “24小时”低温鲜奶的活性物质更多 。
相比常温奶 , 低温奶的毛利率普遍要高10~20个百分点 , 而增速则更为明显 。 2019年新乳业的低温鲜奶增长率达到28% 。 低温奶市场扩容、加之更为丰厚的利润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巨头的目光 。
目前 , 伊利、蒙牛等巨头已开始对低温奶市场战略投入 , 在一二线市场不断攻城略地 。 今年上半年 , 伊利的低温奶市场份额也有所提升 。 面对巨头的竞争 , 席刚倒是颇为坦然 , “我们还是坚持既定的发展战略 , 无论外部环境怎么变化 , 关键是做好自己 , 增强核心竞争力” 。
“更多的同行进入低温奶领域 , 显然会增加竞争强度 , 但也可以把低温奶这块‘蛋糕’迅速做大 。 随着越来越多乳企‘重金’加入 , 也预示着低温奶发展的好时代正在到来 。 ”席刚对采访人员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