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情感不会无趣|百姓却说门前不栽竹,谁说的对?,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宁可食无肉 , 不可居无竹”不是农村俗语 , 而是北宋著名诗人苏东坡《於潜僧绿筠轩》诗中的一句话 , 我给大家贴出来:
【可使食无肉 , 不可居无竹 。 无肉令人瘦 , 无竹令人俗 。 人瘦尚可肥 , 士俗不可医 。 旁人笑此言 , 似高还似痴 。 若对此君仍大嚼 , 世间那有扬州鹤 。 】
我们都知道苏东坡除了是诗人以外 , 还是一位美食家 , 相传“东坡肉”就是他发明的 。
生活中的情感不会无趣|百姓却说门前不栽竹,谁说的对?,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文章图片
有一年 , 他在岭南做县令 , 发现这里的猪肉没人吃 , 白白浪费掉 。
原来当地老百姓不知如何吃?苏东坡想为大家做点好事 , 于是就用各种原料进行尝试蒸煮 。 经过不懈努力 , 最后形成一套完美的烹调工艺 , 这就是我们现在吃的“东坡肉” 。
苏东坡就是北宋的一大吃货 , 但他更看重文人的气节 。
苏东坡仕途“三起三落” , 但从来没有卑躬屈膝 , 委曲求全 , 这和他一生喜欢竹子不无关系 。
竹子的清雅和虚怀若谷的品质对他影响很大 , 所以苏东坡的院内种了许多竹子 。
生活中的情感不会无趣|百姓却说门前不栽竹,谁说的对?,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文章图片
苏东坡喜欢竹子是文人的一种雅趣 , “竹不开花清且雅 , 梅能傲雪艳幽香” 。 “松竹梅”被文人视为“岁寒三友” 。
文人对竹子的品质推崇备至 , 但农村老百姓却注重实际 , 不看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 所以对竹子并不感冒 , 于是有了“门前不栽竹 , 房后不种树”的俗语 。
这句话看似和苏东坡的“不可居无竹”产生了矛盾 。 其实从老百姓的眼光来看 , 两者并不冲突 。
【生活中的情感不会无趣|百姓却说门前不栽竹,谁说的对?,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东坡喜欢竹子是有一定原因的 , 首先竹笋能吃 , 苏东坡又是一个吃货 , 据说他很喜欢吃竹笋 。
生活中的情感不会无趣|百姓却说门前不栽竹,谁说的对?,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文章图片
竹笋长大后就变成了竹子 , 苏东坡的仕途相当坎坷 , 屡次陷入升迁、被贬的死循环 。 而竹子的一些品质更切合他的心境 , “爱屋及乌”所以他喜欢竹子 。
农村百姓则对竹子有不同的看法 , 过去老百姓不喜欢吃竹笋 , 说它是“嘴尖舌利腹内空 。 ”
等竹笋长大后成为了竹子 , 给人的印象是一种“瘦”而“高”的感觉 , 过去人们吃不饱 , 长得像竹竿一样 , 人们更向往肥壮 , 胖子象征着家庭优越 。
老百姓没有文人雅趣 , 竹竿中空 , 老百姓讲究实诚 , 对虚无的东西很反感 。 “空”寓意没有 , 寓意家境空虚 , 一无所有 。
有句话叫做“竹败家败” , 枯干的竹子给人一种破败不堪的感觉 , 而老百姓没有更多的时间打理竹子 。 鉴于此 , 农村老百姓不会在门前、院内栽竹子 。
文人喜欢的“松竹梅岁寒三友” , 农村家庭也不过只喜欢种梅花而已 。
另外就是竹子长得很高 , 种在门前就会遮挡住阳光 , 院子里就会变得阴暗潮湿 , 对人的健康不利 。
生活中的情感不会无趣|百姓却说门前不栽竹,谁说的对?,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文章图片
房后不种树是为了防盗 。
综上所述 , 农村人讲究的是实惠 , 看中的是现实 , 和文人雅趣不搭边 , 文人喜欢的老百姓未必喜欢 , 反之亦然 。
文/秉烛读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