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乙肝特异性研究,自然感染过程,两项抗体和B细胞数量功能相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020年欧洲肝脏学术研究大会上(EASL 2020) , 来自全球不同国家的肝病研究人员发表了一项慢性乙肝患者的乙肝病毒核衣壳蛋白与包膜蛋白特异性比较研究 , 研究背景和目标如下:
【抗体|乙肝特异性研究,自然感染过程,两项抗体和B细胞数量功能相关】乙肝特异性研究 , 自然感染过程 , 两项抗体和B细胞数量功能相关
研究人员介绍 , 我们开发了一种直接观察乙肝病毒特异性B细胞的方法 。 在慢性乙肝患者的核心抗原和表面抗原特异性B细胞 , 在表型和功能上存在差异 。 乙肝核心抗原(HBcAg)的特异性B细胞是1类开关记忆B细胞 , 分泌抗体 。 乙肝病毒特异性B细胞表达交叉和先天性免疫基因 。 乙肝病毒特异性B细胞功能谱与慢性乙肝患者(CHB)的血清学数据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研究人员认为 , 当今肝病医药学界对乙肝病毒自然感染时 , 抗病毒体液免疫调节的认识是有限的 。 在最近利用双氟铬结合乙肝表面抗原来证明慢性乙肝感染者的乙肝表面抗原特异性B细胞功能受损 。 然而 , 期乙肝核心抗原特异性B细胞的特征尚不清楚 。 在EASL 2020上 ,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方法可以直接可视化的选择和表征 , 与乙肝表面抗原特异性B细胞平行的乙肝核心抗原特异性B细胞 。
研究方法如下 , 使用合成荧光素偶联乙肝核心抗原试剂 , 应用于36名慢性乙肝患者的体外乙肝核心抗原特异性B细胞检测 。 采用流式细胞术、体外成熟试验和纳米线免疫基因表达检测技术 , 研究了乙肝核心抗原特异性B细胞的频率、表型、功能成熟度和转录谱 , 并与乙肝表面抗原特异性B细胞和总B细胞进行比较 。
结果发现 , 在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慢性乙肝患者中 , 他们的乙肝核心抗原特异性B细胞出现频率高于乙肝表面抗原特异性B细胞 , 与乙肝表面抗原特异性B细胞不同 , 它们在体外能有效地成熟为抗体分泌细胞 。 它们的表型和转录组显示 , 乙肝核心抗原特异性B细胞优先为IgG+记忆B细胞 。 然而 , 尽管参与研究的慢性乙肝患者 , 他们的乙肝核心抗原和乙肝表面抗原特异性B细胞在表型和功能上存在差异 , 但它们具有不同于全局记忆B细胞的mRNA表达模式 。
这种mRNA表达模式 , 主要特点是具有交叉表达和先天性免疫活性的基因的高表达 。 基于上述研究数据 ,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并在2020年欧洲肝脏学术大会上发表: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过程中 , 乙肝表面抗体和乙肝核心抗体的血清学检测与其各自特异性B细胞的数量和功能有直接关系 。 然而 , 在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核心抗原特异性B细胞中进行的转录组学分析表明 , 乙肝病毒特异性B细胞除了产生抗体外 , 还有其他作用 。
简而言之 , 人们通常都有一定医药学常识 , 比如 , 要想保护自身免受乙肝病毒感染 , 就需要机体产生抗体 。 研究人员认为 , 这种抗体是由自身免疫系统中称为B细胞的特殊细胞产生的 。 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期间 , 能够检测到病毒内部的抗体(核心或HBcAg) , 而不存在针对病毒包膜的抗体(表面或HBsAg) 。
通过开发了一种方法 , 可以让我们直接在体外观察针对这两种病毒成分的B细胞 , 突出它们的差异和相似性 , 并展示同一种病毒的两种成分如何对抗病毒B细胞的功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 以上研究数据和结论是研究人员发表在EASL 2020大会上 , 考虑到当前全球对乙肝病毒自然感染背景下 , 抗病毒体液免疫调节认识不足 , 对乙肝核心抗原特异性B细胞特征尚不清楚 , 因而 , 在2020年欧洲肝脏大会上发表题为:慢性乙肝患者的病毒核衣壳蛋白与包膜蛋白特异性的比较研究 。
- 吉利德|乙肝12周II期研究,口服雷迪帕韦/索非布韦,观察表面抗原
- 乙肝|乙肝在研新药JNJ-6379,覆盖多基因型,不受耐药影响活性
- 乙肝|乙肝新药VIR-2218,体外泛基因效应,体内持久抗病毒活性
- 解放网|对患者来说,生物药物会更便宜,国内首个无交叉抗体生产基地落户上海
- 抗体|乙肝在研新药JNJ-4964,小鼠模型试验,周1次给药更有效
- 乙肝|乙肝在研新药Immtav,体外模型中,清除整合与感染细胞
- 乙肝|乙肝在研新药布列维特,合并丁肝感染者,48周内RNA持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