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网媒记者重温革命历史 沉浸报道老区新( 二 )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网媒记者重温革命历史 沉浸报道老区新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网媒记者重温革命历史 沉浸报道老区新//---- http:// //

在西柏坡纪念馆外 , 打着快板的讲解员吸引了众多采访人员的注意

回望历史 , 作为党中央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 党中央在西柏坡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 召开了著名的七届二中全会 , 毛泽东同志向全党发出了“两个务必”的号召 , 要求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

如今 , 当媒体团踏足这片红色的土地 , 不仅回溯了革命先辈们践行初心和使命的生动实践 , 更升华了爱国主义精神 。

在七届二中全会的会议室内 , 正面悬挂着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的画像和两面红旗 , 一张长桌、两个方桌、一把藤椅、四把椅子构成了会议主席台 , 台下放着供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使用的十几条长椅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这是一个由伙房临时改用的会议室 。 当时的会场没有扩音设备 , 高低不等的座椅也是从四处拼凑借来的 。

“我第一次知道七届二中全会原来是在大伙房里开的 , 当时条件简陋到甚至连凳子都不够 , 谁来谁先坐 , 或者自己带凳子 。 那是一场真正务实的会议 , 这让我深感新中国成立的不易 , 更敬佩共产党人为人民的幸福做出的种种努力 。 ”中国经济网的采访人员武晓娟说道 。

70年沧海桑田 , 山乡巨变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如今的西柏坡 , 满目苍松翠柏 , 马路开阔平坦 。 而位于滹沱河北岸的正定县塔元庄村 , 更让采访人员见证了在脱贫攻坚的决战中 , 一个贫困村庄的华丽转身 。

塔元庄 , 冀中平原一个普通的小村庄 。 虽距县城仅3里多地 , 却没有一条好走的进城道路 。 上世纪80年代初 , 塔元庄可谓“一穷二白” , 沙地多、耕地少 , 光靠种地 , 村民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90年代期间 , 村班子更换频繁 , 没有组织能力 , 思想涣散 , 村集体资产流失 , 经济收入倒退 , 年年亏损 , 老百姓连续上访告状 , 这里成了正定最落后的村子 。

如今 , 在党的领导和村民的努力奋斗下 , 塔元庄天天有变化 , 年年有亮点 , 驶向了发展的快车道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塔元庄村坚持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 , 大幅度提高农业附加值 , 撑起村民的“钱袋子”;通过休闲娱乐、田园风光、采摘体验、乡村民俗等特色乡村游念好村民的“致富经”;搭建养老市场化平台 , 为60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600元养老金 , 提升村民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