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双一流”高校毕业生求职一边倒,有的高校90%“进入体制”!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年年都是就业困难季 , 高校毕业生就业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 请看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 , 2016年756万 , 2017年795万 , 2018年820万 , 2019年834万 , 2020年874万 , 逐年增加 。 2020年在新冠疫情袭击之下 , 企业经营遇到极大困难 , 缩招、降薪、长休 , 一些高校毕业生在求职中不得不一降再降第一份工作的收入预期 。
去年 , 清北硕博与师大毕业生抢聘中学教师职位 , 一时成为社会热点 。 今年 , 清北硕博前往街道求职应聘 , 再次上了热搜 , 这是否预示着高校毕业生尤其是高学历毕业生更倾向于“进入编制”?其实 , 了解情况的HR都知道 , 高学历毕业生一直对“进入编制”情有独钟 , 往往把“进入编制”作为就业的第一目标 。
人们所说的“进入编制” , 通常指进入以公务员为主的管理机关和以技术工作为主的“科教文卫”等事业单位 , 所以“公考”曾出现几千人抢一个职位的盛况 。 2016年 , 民盟中央有一个“接待处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 , 通过审核的报名者将近8000人 , 而招录计划仅为1人 。 2013年还曾出现过“万里挑一”的职位——“国家统计局重庆合川调查队业务科室科员” 。
在高学历者看来 , “进入编制”是最理想的 , 如果目标不能实现 , 退而求其次 , 到国有企业谋求职位 。 “进入编制”+“进入国企”=“进入体制” 。 所以 , “进入体制”在高校毕业生中比较热门 。 这与多年前大有不同 。 那个时候外企是首选 , 下海是热门 。 现在的高校毕业生为何回过头来“进入体制”?没有对比就难做选择 。 当初人们倾向于“体制外”尤其是外企 , 除了新鲜、高薪之外 , 对于别的事情一无所知 。
随着体制外用人单位的增多 , 人们对于体制外的方方面面已经相当熟悉 , 反过来与体制内进行比较 。 再者 , 当初“出城”(到体制外)之人和直接进入体制外的高校毕业已经老了 , 回过来一看 , 体制内也并非当初自己认识的那样 , 有的方面不仅不是劣势反而是优势 , 下一代更是看得比较明白 。 三十年河东 , 三十年河西 。 在这场体制内与体制外就业的比拼当中 , 体制内的优势逐渐显露出来 , “进入体制”成为高校毕业生的首选目标也不奇怪 。
第一 , 工作稳定 。 经过几十年的职场打拼 , 许多人渐渐发现 , 年轻的时候确实刺激 , 有收获 , 有成效 ,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工作时间的延长 , 一些人发现一些困扰悄然而至 , 所有人并非一直一帆风顺 , 许多人不得频繁更换单位 , 不断适应新的环境 , 不断迎接新的挑战 , 这都需要付出很大成本 。 人到中年 , 上有老 , 下不小 , 一旦失业 , 再找工作不是困难两字所能概括的 。 纵然辞职之前有可观的积蓄 , 但也经不起“只出不进” , 不少人感叹折腾不起 , 跳槽不一定能够跳出一个更好的结果 。 体制内也许收入一直不是太高 , 但细水长流却十分可靠 。 即使单位没了 , 机构撤了 , 也不用担心丢掉饭碗 , 而且收入一般只增不减 , 越老收入越高 , 许多人终于懂得稳定更加重要 。
第二 , 相对轻松 。 轻松并不是指无所事事或是人浮于事 , 体制内要求越来越严、标准越来越高 , 这是有目共睹的 , 白+黑、五+二也是常态还没有加班费 。 说是轻松 , 是指人际关系相对简单 , 大不了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 体制外却不同 , 处处是暗战 , 时时有“危险” , 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算计 , 精神压力较大 。 体制外管理不象体制内那样把员工权益保护做到极致 , 而是注重算计成本收益即利润 , 管理者更加注意自己的收入而不是收入公平合理 , 就那么一句话 , 爱干不爱干 , 想干留下 , 不想干走人 , 即使拿出劳动合同法 , 有的也不理 。
- |教育部重点批评的6个专业,毕业生“烂大街”,找工作很困难!
- 教育部|教育部重点批评的6个专业,毕业生“烂大街”,找工作很困难!
- 校园招聘|大学毕业找工作,校园招聘和自己找工作哪个好?985毕业生帮你分析
- 求职|虽说毕业生工作难找,但有些工作还是尽量别干,工资低又容易受气
- 校园招聘|相对来说,校园招聘比社会招聘靠谱,应届毕业生要把握机会
- 秋招|年招6000余人,这家央企即将秋招,19-21届大专毕业生也有机会
- 心理学|2020年毕业生“转行率”较高的5大专业,心理学凭实力上榜,你掉坑了吗?
- 求职|理科中的4大“金牌专业”,就业率高薪资待遇好,毕业生找工作不愁!
- 医生|比较缺人的5个“医学专业”,毕业生找工作容易,但工作压力大
- 校园招聘|国家电网2021年校园招聘开启,这一专业毕业生受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