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上海人(或上海圈的人)宁愿选择复旦交大也不愿意跑到北京读清北吗
现在的行情不知道
七八年之前,由于清北在上海和其他省市一样只招几十个,而复旦交大同济光理科加起来就三千多招生,导致北大清华的投档线和交大的信安,安泰,复旦的金融,经济分数差不多,比复旦交大的投档线高出30~50分,如果是正宗的上海人,脑子坏了才会放弃复旦交大的王牌专业去北大清华接受调剂,等于放弃了上海人的优惠条件去和全国考生一起拼零志愿,何必呢
真正会填清北的,都是全市top50之内的,超清北投档线至少10分以上有一定把握选专业的,恕我不认识几个四校的人,没见过这种大神,当年630满分要考到565+,太可怕了,不仅数学物理要145上下,英语要135+,语文也不能豁边或者像很多理科生一样战略性放弃
压线或者估分不到清北投档线的,一般不会作死去填零志愿,万一多考几分反而坏了大事
而且复旦交大同济还有自主招生,预录取,投档线上加分等一系列政策,北清最开始是没有的。我当年在大概是全市十名上下的市重点,如果本身是年级50名左右,估分大概是超复旦交大投档线十几分的水平。要是能果断放弃北大清华,运气不要太差都能混个优惠政策,整个高三一年都可以无比快乐的摸鱼,我这种算翻车的,都有交大的20分投档线上加分,很多人高三真的就没见过下午四点之后的学校长啥样
而外地考北大清华的分数也许就比复旦交大高个十几分,那么北清的性价比就没有上海那么低,这种情况就不会发生
■网友的回复
假设游戏规则回到志愿改革前,清北划出零志愿,那感兴趣的少很正常,换你会填么,敢填只能说实力和胆魄都很老卵。变成零志愿,那用上海话说就叫“譬是不是”,填的人当然就多,清北网罗的人分数不高?
我隔壁理科班恭喜有底子去清北的,也没见人觉得复交有资格和清北比,但另一方面,去不了清北真留在本地读复交的高分强势专业,他们同样很满意,再往下层的学校类推,情况差不多,都是类似的心态。好比南浙我大几率都能去,我更觉得同济差他们不小一截,可留在同济读个满意专业,完全ok。
去遥远的地区读大学,尤其向西向北,那当时大多数人真没兴趣,最热衷的外流目的地还是周边的部分江浙地区。可都是向北,北京也算特殊的,只是那种吸引力只局限在清北人大北邮不多的学校上。
■网友的回复
谢邀。的确是这样的 因此上海很长时间把清华北大作为零志愿 也就是说鼓励高分生报考清北。 北清落榜还可以进复交。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很多。
1 很多上海人不习惯北方的生活。 家乡足够好 没必要背井离乡。
2 同学和朋友 复交里上海人多 还很有可能和原来中学死党在一起。
3 风险小。如果北清不是零志愿 报考北清风险是很大的。 要知道很长时间内 第一批学校其实只有一个能录取 录不了就去第二批了。 北清上海招几十人 复交招几百人 因为志愿撞车滑档的可能性小多了。
4 职业发展 复交在上海有足够的话语权 可以说是校友遍天下。 平台不见得比北清差。
■网友的回复
阿拉这个70后大叔来告诉你们九十年代末的上海高考生是怎么填报志愿的。
首先,我们是先填志愿再考试,先填志愿再考试,先填志愿再考试,很重要所以说三遍。
也就是说这完全是一场赌博,你既不知道你考试发挥的水平,也不能预估自己的高考成绩,只能凭借你过往的“经验”。因此除了一小撮学神来说(而且这些学神大都已经保送了),哪怕学霸也不能保证自己百分之一百进入自己最为心仪的学校。
因此绝大部分的高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都会有所保留。
其次,每个人只能填报一个一本大学(本地外地皆可),落档之后的第二志愿是一个外地的一本大学,再落档之后是本地或者外地二本,再再落档之后是大专。
那么第一志愿选择清北或者其他外地名校等于放弃了进入上海名校的机会。
其实当时相当多的上海考生是放弃第二志愿的。
【有些上海人(或上海圈的人)宁愿选择复旦交大也不愿意跑到北京读清北吗】 比如说我的第二志愿就填了北大国经系……别笑,我知道自己进不了,不过这样一来我如果进不了第一志愿,就会落到第三档的本地二本。(当然啦,我也不是不识货,当时想着万一上不了我的第一志愿——和北大齐名的上大,哪怕接受调剂也是愿意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吧,和北大齐名的上大是个玩笑)
没错,对九十年代的上海人来说,宁肯进入上海的二本也不肯去读外地的一本。
最后,当时复交的录取分数线和清北差不多,这个也是要划重点的。
■网友的回复
(这个帖子要不不匿名算了 反正人人都知道我情况。。。)
当时失了智。。。因为有保送就去清华了。。。
在北京呆了八年刚回上海。。。
留上海的男同学基本都结婚了。。。
感觉一直北漂就没咋找女朋友。。。
不过感觉也有可能找不到是因为丑。。。
——————————
是不是应该顺便挂个相亲帖的链接
上海的你,择偶的标准是怎样的?
相亲帖子在这里。。。。最近已经减了3公斤多了 减10公斤就上照片。。。
■网友的回复
北大清华高出其他大学一等这件事,不超过20年。在90年代,复旦的分数线在各个省份有时比北大高。而且,那个年代清华基本上没有文科。
■网友的回复
不是优越感,清北当然好,但是毕业后大概率留北京了,也算是离家远了,那么都是清北的水平了,同样离家远,那么,耶鲁、斯坦福、剑桥,好像更好一些。
如果不想孩子远离,那么交复的选择好很多。
清北在上海人眼中是个不上不下的选择。
当然清北在上海的招生数很低,所以大概率不选也正常。
■网友的回复
90年代浦东大开发之前上海流传着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
现在听说流行宁为上海二本,不读外地一本的传说。
我想背后的道理在于上海当地的经济发展优越根本不需要到其他地方寻找就业资源。而且大学毕业之后,相当于人脉资源的洗牌。一切从新开始。而且帝都水深火热 天子脚下。上海人拎得清的。
现在本科结束后上海很多学子会选择留学后归国,复旦交大此类高校平台不比清北差,何必舍近求远呢?
近攻远交我觉得总结的很好吧。
一点点愚见,希望能给你带来参考!
■网友的回复
家乡江苏无锡,分数够清北,去了复旦,主要是这么几个原因:
上海离家近。当时是估分填志愿,填复旦把握更大。另外如果去清北可能要服从专业调剂,自己有想读的专业,不想服从调剂。后来成绩出来,实际分数比估分高2分还是3分,比清北线高15分左右。那几年经常有北京沙尘暴的报道,那时自己对这个比较在意。
■网友的回复
选择热门专业,准备毕业后直接就业的。那就是宁愿选择复交了,同学多,人脉广嘛。毕竟上海人还是比较喜欢在上海发展的。
但是,如果这个孩子在高中阶段就表现的很牛逼,感觉前途无量的,选择清北的概率也不小。主要是关系到之后继续出国深造的话,清北的资源更好。
真牛逼的人,不在国内读大学。
- 我从上海去巴厘岛,中转香港,中转吉隆坡,然后去巴厘岛,我需要办马来西亚签证和印尼签证吗
- 为啥有些人会无缘无故的讨厌你
- 上海及周边城市的三至四日游
- 为啥有些面试要求带毕业证、学位证、英语等级证、身份证等证件
- 有点烦的一件事
- 有没有啥可以温暖人心的地方
- 做事情总是放不开,而且还有些自卑,压抑.(我是个内向的人)咋才能彻底释放自己
- 有人喜欢自己,如果对方不是自己喜欢人就会下意识的选择逃避甚至有些厌恶,是不是病
- 嘲笑的本质是啥有些人为啥会有这种心理和行为
- 上海浦东租一套四室的房子得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