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落寒影|探析明代盛行的贪污风气形成缘由,从明代官员的俸禄改革( 四 )
文章图片
朱元璋影视剧形象
结论
明太祖规定的官员俸禄 , 和当时的工人阶级相比 , 并不算低薪 。 只是到了永乐时期 , 明太祖为了解决财政问题 , 不断加大官员俸给中的折钞比例 , 随着钞的迅速贬值 , 官吏的薪水变相降低 , 导致官员出现生计困难的问题 。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 官员们在体制内找到一个可行的解决办法 , 就是将皂隶折银 。 随后中央将这个办法不断制度化 , 从而造成明代官俸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 。
自皂隶、马夫等折银后 , 明代官员的官俸已经成为社会中的顶级高薪 , 在满足了官吏生计问题的同时 , 也造成了很多问题的发生 。 赋役改革的初心是为了能够满足官僚集团的自身利益 , 一改过去处处为民着想的风格 , 满足官员自身利益诉求 , 与徭役制度的优化毫不相干 。 另外《明实录》中记载:
文章图片
明朝处理贪污的现场
“六科十三道官交章言:柴薪皂隶本为外官养廉而设 。 ”但是 , 皂隶折银在成为了官员工资的一部分之后 , 明代各级官员不仅没有停止贪污 , 而且有变本加厉的趋势 。 之后也造成 , 政府招募皂隶 , 不仅不给工食银 , 往往还需买求 , 造成明代吏役敲诈勒索百姓的风气愈演愈烈 。 ”
笔者认为 , 明代愈演愈烈的贪污风气 , 除了中央实行折俸钞 , 肯定皂隶折银之外 , 也有官吏自身的原因 。 官员养成的豪奢形势消费 , 为自身利益想方设法谋取实质性利益 。 而中央对折银制度的支持 , 让这种贪污腐败的方法提供了可能 。
在各种低级官位折银 , 不给这些官役发放工食银的情况下 , 前来应试的人仍然挤破门槛 , 也难怪在折银制度出现之后 , 便出现大规模的买卖皂隶之位的现象 , 同一个职位上少的竞争者上十位 , 多的上百位 。 这样的社会风气 , 也导致了官吏借用皂隶折银的手段 , 赚得满盆钵 , 是形成明代贪污风气愈演愈烈的必然结果 。
参考资料:《明实录》、《明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