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历史学者与变革时代的碰撞|新史记( 四 )

“随着出版业的蓬勃以及图书馆的现代化 , 再加上网际网路和电子资料库的普及 , 新一代史学工作者常拥有博闻强识的前辈学者梦寐以求的环境 。 我们在很短时间内就掌握了前人未曾寓目的材料 , 并填补探索历史细节时的许多缝隙 , 或透过逻辑推理的布局 , 迅速论断先前待考的疑惑或矛盾 。 ”

黄一农因此高唱:“e-考据学派的时代或许已悄然降临!”

“e-考据”如今已然成为新一代历史学者们的必备技能 。 老一代史家积长年累月之功一笔一画抄录的史料卡片 , 在电脑普及的时代似乎也失去了意义 。 如今 , 只需要鼠标滑动点击 , 复制粘贴 , 网上检索查得的史料文献便可以轻松粘贴到文件夹里 , 收入档案之中 。 那么 , 这是否意味着传统史学训练已经日暮穷途了呢?

目前来看 , 答案仍是否定的 。 传统史学训练不仅是搜索查找史料的能力 , 还包括在查找史料中研判分析的能力 。 而这一切都是数据库检索完全无法替代的 。 相反 , 如果过度依赖数据库 , 反而可能误入歧途 。

不妨以如今已经相当成熟的四库全书数据库为例 。 在其中检索“国民”这个词语 , 可以得到上千条检索结果 。 但如果以此为根据 , 认为国民这个名词在中国古代就已非常盛行 , 那么结论可谓大错特错 。

仔细查考检索结果 , 就会发现 , 那些检索出的“国民” , 绝大多数根本就不是复合名词 。 其中大多数 , 其实是“国”与“民”分属不同的句子 , 只是因为句子上下相连所以连接在一起 。 譬如《后山谈丛》卷四中的“古者诸侯取财于国不取于诸侯岂特国民亦然” , 这句话的正确断句是“古者诸侯取财于国 , 不取于诸侯 。 岂特国 , 民亦然 。 ”另一部分 , 则是指“某个国家的百姓” , 如《南齐书》卷四十八中:“虏国民齐祥归入灵丘关” , 这里的“国民”应与前面的“虏”相连 , 指的是“虏国

(即北魏 , 南朝将北魏蔑称为“索虏”)

的百姓” 。

数字库不能完全代替人工 , 它的作用只是减少了搜索史料的时间成本 , 而分析、解读仍然需要历史学者胼手胝足一字一句地悉心解读 , 这是电脑完全不能取代人脑之处 。 信息极速海量的袭来 , 实际上对人脑的思考辨析能力要求更高 。 比起过去老一代历史学者埋首案牍一页页悉心翻检才从字里行间找出所需 , 信息技术时代的历史学者要同时处理大量已经检索出来的资料 , 工作量比之前更加巨大 。 对一位优秀的历史学者而言 , 所谓的数据库让研究可以“偷懒” , 归根到底不过是把过去检索上花的时间“偷”过来 , 用在分析思考上了而已 。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 不仅让获取史料变得便捷迅速 , 学术交流也变得更加容易 。 过去 , 只能靠讲学面谈或是书信电话的交流方式几乎已经完全成为历史 , 从电子邮件到微信语音视频通话 , 随时随地都可以轻松交流 , 讨论观点 , 甚至上课开会也可以通过网络视频进行 。 国内外最新的学术期刊杂志都会以最快的速度上线 , 绝大多数都提供检索和全文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