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微课堂|王瑞喜校长谈家庭教育:离异家庭怎样减少带给孩子的伤害?


好妈妈微课堂|王瑞喜校长谈家庭教育:离异家庭怎样减少带给孩子的伤害?
文章图片
好妈妈微课堂|王瑞喜校长谈家庭教育:离异家庭怎样减少带给孩子的伤害?
文章图片
好妈妈微课堂|王瑞喜校长谈家庭教育:离异家庭怎样减少带给孩子的伤害?
文章图片
好妈妈微课堂|王瑞喜校长谈家庭教育:离异家庭怎样减少带给孩子的伤害?
文章图片
好妈妈微课堂|王瑞喜校长谈家庭教育:离异家庭怎样减少带给孩子的伤害?
文章图片
家庭教育问题 , 其中一个重大问题:父母离异对子女的影响 。 在我44年的教育生涯中 , 特别是近十多年来 , 离婚率逐年攀升 。 就在我们国土上 , 有多少儿童深受其“害” 。 就彰德中学而言 , 每届新生中 , 有占10%左右的离异子女 。 学校用大善大爱之心温暖着这些孤僻冷漠之心 , 小心翼翼呵护着这些脆弱的心灵 。 下面 , 我们听听专家学者们怎么说 。
一、沃建中在《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以下用到的理论常识多选自本书)讲:离异家庭儿童是父母婚姻破裂 , 从而导致家庭解体后出现的一种与正常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完整家庭儿童不一样的特殊的社会现象 。 夫妻离异有可能影响孩子在智力、性格、情绪和社会性方面的发展 , 甚至可能造成其精神异常和心理变态 。
我国学者研究发现 , 离异家庭子女的学习情况、情绪情感发展、社会性发展、性格发展和心理健康等方面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 , 在学校的学习成绩、整体综合表现和遵守纪律的情况明显较差 , 男生尤为突出 。 说明离异对子女学习情况的影响是广泛的 , 长期的 。
离异子女极易出现的消极情绪、不良情感及心理健康问题 , 具体表现为:爱哭、易激动、常有恐惧感 , 觉得自己生活不愉快、不幸福、睡眠质量差、易做恶梦等 , 且攻击性、敌对性较强 , 易出现一些反社会行为 。 这种状况有随着父母离异时间的延长而逐步加重的趋势 , 出现明显的时间积累效应 。 在性格发展上的缺限主要表现为自卑、性格孤僻、自制力差、意志薄弱、喜撒谎、欺骗、冷漠、焦虑等 。
全国重点科研项目《离异家庭儿童(3——12岁)心理特点研究》新疆的研究结果表明 , 离异家庭的儿童一般具有以下特点:①爱哭;②放荡不羁 , 到处乱跑;③过分胆小和焦虑;④冷漠与无动于衷;⑤情绪低落 , 很少能快乐起来;⑥悲观 , 觉得低人一等;⑦孤独 , 经常发呆;⑧易烦躁发怒;⑨惧怕某种动物、情景和人;⑩固执、自夸 , 并具有不爱交际、孤僻、冷漠、紧张、防备、喜欢撒谎欺骗甚至敌视他人等与社会不相适应的心理品质和心理障碍 。
离异孩子如何去承受父母分手之痛苦?
案例一:2001年3月 , 四川都江堰黑石河畔 , 一群小伙伴嬉戏欢笑声 , 刺激着其中一位小男孩之心 。 他感觉孤零零的 , 默默地流泪 , “我不想活了 , 爸妈离婚都不管我了……”推开小伙伴 , 一头栽进了河中 , 消失在滚滚波涛中 。 他叫张旭 , 11岁 , 小学四年级学生 。 8岁时 , 长期不和的父母终于离异了 , 被判给了父亲 。 父亲娶了后妈 , 都对他不闻不问 。 村民们反映 , 其父曾两次带他去成都 , 想把他丢弃 。 他只好去找了母亲生活 。 可母亲根本养活不了他 , 他才走了绝路 。
老人常说 , 有了后娘 , 就有了后爹 。 父母离异时 , 是否在考虑“完美情感”时 , 也能顾及子女生活(别说人生)的“完美”?
案例二:南京的林美 , 初中二年级时 , 父母离婚了 , 她被判给了父亲 。 原来无忧无虑的少女突然间面对阴冷破裂的家庭 , 内心充满了苦闷与凄苦 , 至亲至爱的父与母一日之间成了敌对的仇人 。 从此 , 欢乐成了痛苦 , 抑郁使她的性情变得孤僻 , 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 父亲冷漠而不闻不问 , 整日赌博不归 , 冷锅冷灶心寒似冰 。 勉强混完初中 , 便流浪于社会 , 与不良少年厮混 , 沾上了许多不良恶习 , 抽烟酗酒……失去了纯真少女应有的一切 。 她才16岁 。 ――一朵鲜花遭“阴雨”摧残而凋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