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教授范红:参照标准缺位 城市短视频传播呼唤科学评估体系

城市应该如何强化品牌传播效应?如何实现城市形象的测量与价值变现?又如何规避短视频传播过程中的可能风险?如何在更长远的层面促进城市与人的和谐发展……这一切问题都需要一个参照标准 。
城市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集聚地 , 不仅在文化创新和文明孕育中承担着重要角色 , 而且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物质承载和精神建构作用 。 信息时代 , 城市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更加紧密 , 城市发展的机遇、资源和动力不再仅仅局限于有形的物的形态 , 作为城市无形资产的城市形象产生的品牌价值和传播影响 , 对城市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而迫切 , 塑造与提升城市品牌形象上升为城市发展的战略范畴 。
对于每一座城市个体而言 , 这必然涉及到两个难点:一个是突破传统形象、走向现代城市叙事的过程很艰难;另一个则是在区域城市竞争中把握优势、建构自我形象 , 从而由竞争转向合作的过程很艰难 。 城市传播 , 恰好可以通过城市形象的重塑与改造 , 提升城市软实力帮助城市在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把握难得的战略机遇 。
城市轻传播时代开启
城市传播离不开媒介的力量 , 无论哪个时期 , 媒介的演变均与城市化进程相互作用 , 城市形象的构建与传播均依赖媒介的再现和解析 。 今天 , 在一个万物皆媒的时代 , 城市形象传播正在打破传统意义上的以新闻报道为主的媒体传播 , 正在经历着由传统媒体向新媒体传播的转向 , 以及由单维传播向多维传播的转向 。
自2017年以来 , 在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创作与传播平台上 , 涌现出一批国内城市的身影:西安的永兴坊、摔碗酒 , 重庆的洪崖洞 , 穿楼轻轨等 , 原来隐藏在城市角落的特色城市文化符号成为了城市形象的新地标 , 市民不经意拍摄出乎意料的收获了上千万的点击量与评论数 , 游客的纷沓前来也将线上热度转化成为了线下旅游发展新的增长点 。
在城市多维传播体系中 , 短视频作为一种新锐媒介却以裂变式的速度快速发展 , 在新老媒体交织的媒介舞台堪称后生可畏、大放异彩 , 它以传统城市媒体无可比拟的传播势能掀起一股后媒体浪潮 , 也标志着城市形象轻传播纪元的来临 。
经过三年多的成长与沉淀 , 短视频在规模上和使用深度上都呈现出新态 。 截至2020年1月 , 抖音日活用户数(DAU)达到4亿 , 稳定的受众以及可观的规模为城市传播的质变带来了契机与可能 , 而城市对于短视频的利用也在深化 。 抖incity美好生活节巨量中国这些城市与短视频平台有目的有规划的合作 , 在短短数天内的视频播放总量就突破了数十亿 。
可以说 , 随着用户的选择与消费以及城市传播规划的倚重 , 短视频的功能与业态也在城市传播中实现着创新与扩散 , 短视频成为城市空间以及城市市民的重要传播和表达工具 , 它陪伴在城市人左右 , 持续观察、书写与记录着城市 。
清华大学教授范红:参照标准缺位 城市短视频传播呼唤科学评估体系
短视频构建城市形象
这些鲜活而令人振奋的数据佐证着短视频城市传播的效果 , 小体量的短视频为何具有如此大的传播势能 , 数据背后支撑短视频运行的逻辑究竟是什么?
清华大学教授范红:参照标准缺位 城市短视频传播呼唤科学评估体系■媒介性是短视频的底层属性 。 媒介即信息 , 它使得特定的文化符号得以选择、储存和处理 。 短视频是一种媒介 , 是生产与传播信息的物质载体 , 它能够精确地存储真实的城市时空信息 , 建构起真实的辖域 。 这也意味着短视频能够将城市特定的文化符号组合、连结形成具有意义的城市形象 , 并将此种形象传递给受众 , 由此建构起受众对于城市形象的初步印象 。
今天 , 媒介技术发展使得信息传播突破时空的界限 , 短视频强连接、远延伸以及碎片化的媒介特征 , 已经将传播者虚拟的城市日常与受传者遥远的在场统一到同一时空 , 城市形象借助短视频媒介传播到达更广阔的空间与细微的角落 , 受众对城市形象的认知几率与能力都获得前所未有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