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文化之窗|“给那些永远不能还乡的人”

6月17日 , 中国第3艘航空母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正式下水 , 标志着中国人民海军进入“三舰客时代” 。 而远在英国纽卡斯尔的北洋水师水兵墓地 , 也已摆上许多鲜花和“福建舰”下水的照片 。
钩沉历史 , 那些为中华民族英勇献身的先烈 , 我们不曾遗忘 。 2017年 , 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负责该墓地的修缮工作 , 孤悬他乡百余年的五方北洋水师水兵墓地整修完毕 。 每次有新航母下水 , 在英留学生都迫不及待将好消息告诉先辈 , 最新的航母图片总会准时出现在墓碑前 。
【历史故事】文化之窗|“给那些永远不能还乡的人”
文章图片
接舰
北洋水勇为何会长眠英伦?这和当时的历史大背景息息相关 。
1840年及1856年 , 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 , 先后轻而易举地轰开了中国薄弱的海上国门 , 使清廷朝野震动 。 清政府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指导思想下 , 开始学习西方 , 兴建近代海军 。 “在1875年-1887年的10余年间 , 清政府先后从英、德等国购入铁甲舰、巡洋舰、鱼雷艇等20余艘 , 由福建船政学堂等处选拔优秀的专业军官 , 并在荣成、威海卫等沿海村庄大量招募水兵 。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硕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中国海军史研究的陈悦介绍 。
光绪六年(1880年)十一月 , 正在大力筹办海防、兴建新式海军的清朝作出决定 , 派遣自己的官兵赴英国接收订购的军舰 。 此前 , 中国在外购买的军舰 , 都是花重金雇用洋人驾驶回华 。 此次为节省经费 , 也为增加海军官兵海外“游历涉练” , 经李鸿章上奏 , 派出了由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所率领的224人的接舰部队 , 前往英国纽卡斯尔 , 将在阿姆斯特朗公司订造的两艘巡洋舰“超勇”和“扬威”接收回国 。
1880年12月6日 , 中国接舰团从天津出发 , 登上轮船招商局的“丰顺”号轮船 , 启程前往上海 。 五天后抵达上海吴淞口 , 定制军衣及旗帜 。 队伍中除了丁汝昌、北洋水师总教习葛雷森外 , 还有洋管驾章师敦、管带林泰曾、管带邓世昌、大副蓝建枢、李和等官兵 。 丁汝昌、葛雷森等5人于23日乘坐法国轮船先期赴英 , 料理前期事宜 , 接舰团的其他官兵则暂时在吴淞口待命 。 27日 , 李鸿章正式将赴英接舰计划上报朝廷 。
1881年2月10日 , 丁汝昌一行抵达伦敦 , 入住波特兰大街49号中国驻英公使馆 , 并于16日向国内的接舰团发出出发指令 。 2月27日 , 接舰部队在上海换乘招商局“海琛”号轮船启行 。 淞江各兵船、炮台皆升旗发炮欢送 。 沿途经过厦门、香港、新加坡、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等 。 3月24日 , 在雨雪交加中抵达伦敦港 , 遥望“岸边灯光燎亮 , 联络数里” , 官兵兴奋心情可以想见 。
4月25日 , 丁汝昌等登上“海琛”号 , 看望了接舰团的官兵 。 此后 , 全体官兵“早晚站班点名”“各执事按日办公 , 如兵船” , 可见丁汝昌治军之严明 。 4月30日 , “海琛”号移泊埃尔斯威克 , 途经纽卡斯尔市区 。 这么多中国人集中出现 , 在纽卡斯尔甚至英国历史上恐怕都是首次 , 因此在纽卡斯尔城内引起不小轰动 , 一时观者如堵 。
为了等候超、扬二舰试车下水 , 北洋水师的官兵在纽卡斯尔逗留了将近八个月 。 正史中关于他们这期间的记载十分稀少 。 幸而当时随行出国的文官池仲祐留下一本《西行日记》 , 让世人得以了解当时的部分情况 。 池仲祐出身书香世家 , 因为父亲有弟子与英美各国牧师交往而得闻西学 , 入李鸿章幕府 , 奉派跟随接舰团赴英 。
接舰团的官兵驻在“海琛”号上 , 平时利用埃尔斯威克附近泰恩河河心麦道斯岛训练 , 无须训练时则成群结队登岸参观游览 。 据记载 , 当时带队军官一身中式对襟丝绸官服 , 但袖口上却按照西方规矩饰有数量不等的金边以示级别 。 水兵头裹包头巾 , 腰扎宽带 , 衣袖上却佩戴着类似西方海军的衣花 。
匠役的标识更让西方人感叹东方人的智慧 , 管油的画个油壶 , 鱼雷匠则扛着一条鲤鱼 。 至于那些随行的文官则一身灿烂的绸袍顶戴 。 且无论官兵 , 每个人背后都拖着一条长长的辫子 。 这样的奇装异服 , 想不引人注目都难 。
【历史故事】文化之窗|“给那些永远不能还乡的人”
文章图片
魂断
纽卡斯尔人对于“中国水手”有着深刻的记忆 。 直到今天 , 当地仍流传着一首以“中国水手”为名的民谣 。 一大帮外国人忽然来到这个平静的小城 , 无论在英国还是中国 , 一百年后都仍然是很好的谈资 。 歌中提到 , 走在纽卡斯尔街上的中国水手有着古铜色的皮肤 , 他们留着辫子 , 在英国的街头左顾右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