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中亚有个避世百余年的“陕西村”,见到王国杰就问:大清咋样了?

你可曾想过?《桃花源记》之中那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 可能真的存在 。 在位于中亚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坦的交界处 , 有一个叫做“陕西村”的地方 , 村中人都说着地道的陕西话 , 称自己骨子里是“陕西楞娃” 。
然而 , 这个陕西村 , 已经与世隔绝了100多年了 。 村中人至今还保留着百年前的生活习惯 , 殊不知大清已经亡了 , 还见到中国人就问:大清咋样了?
【爱历史】中亚有个避世百余年的“陕西村”,见到王国杰就问:大清咋样了?
文章图片
《桃花源记》之中的世外桃源
“陕西村”从何而来?
清朝后期 , 统治腐败、社会动荡、人民苦不堪言、揭竿而起 , 乃至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 , 试图以此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 这些农民起义运动也波及到了陕甘宁地区 , 在陕西 , 有一个叫做白彦虎的回族起义头领 , 发动了一大批具有反抗意识的民众 , 组成了“陕西义军”以抗衡清政府的统治 , 意图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一个独立的伊斯兰国家 。
【爱历史】中亚有个避世百余年的“陕西村”,见到王国杰就问:大清咋样了?
文章图片
不过 , 白彦虎这支农民起义军队的结局也和当时大多数起义军队的结局一样 , 由于民众素质和意识的局限性 , 惨遭清政府的无情镇压 , 起义宣告失败 。 为了躲避清政府的围剿 , 白彦虎带着自己手下多达三万的民众开启了背井离乡、向北迁移的生涯 。
当时交通并不发达、所以白彦虎一行人靠着徒步旅行走了整整十五年 , 横穿天山山脉、历经千辛万苦 , 才在1877年进入了同样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地区 , 并在这里正式扎根安家 。 至此 , 当初一同逃亡的三万人 , 仅剩下3000余人活了下来 。
【爱历史】中亚有个避世百余年的“陕西村”,见到王国杰就问:大清咋样了?
文章图片
回族起义首领白彦虎
在中亚艰苦的自然条件下 , 这些人依靠着自己从中原带来的农作物种子 , 得以延续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 。 中亚人将之称为“定居者” , 当他们问起这些人是从哪里来的时候 , 他们都会说是从“东岸”而来 。 因为“东岸”在陕西话之中与“东干”的发音很相似 。 久而久之 , 他们便将自己称之为“东干人” , 为了缅怀自己的故土 , 他们便将聚居的地方取名为“陕西村” 。
【爱历史】中亚有个避世百余年的“陕西村”,见到王国杰就问:大清咋样了?
文章图片
远在中亚的陕西村
陕西村内的村民 , 依旧保留着晚清时期和陕西地区的风俗习惯 , 他们唱秦腔 , 说着地道的陕西方言 , 很多人也都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 。 然而 , 由于地处偏远、消息闭塞 , 陕西村的村民便过上了与世隔绝的生活 , 殊不知中国已经完全换了副天地 。
在100多年后的今天 , 陕西村凭借着自给自足、远离世俗、生活得怡然自得 , 人数规模也从最初的3000人发展到如今的10余万人 。 直到研究苏联、俄罗斯历史文化的专家王国杰 , 在书中无意读到俄罗斯有一群叫做“东干人”的少数民族 , 才得知这支远在世外桃源的中华遗孤 。
【爱历史】中亚有个避世百余年的“陕西村”,见到王国杰就问:大清咋样了?
文章图片
历史专家王国杰
东干人的文字和文化
后来 , 王国杰得以到俄罗斯留学 , 才得到了实地考察“东干人”的机会 。 当他来到陕西村时 , 东干人看到这么一个黑头发黑眼睛的“大清国人” , 显得十分激动 , 连忙问起王国杰“大清怎么样了?”“左宗棠结局如何?”由此可见 , 这里的人们对于中国的认知还停留在一百多年前的战乱年代 , 至于中国近年来的发展 , 他们一无所知 。
【爱历史】中亚有个避世百余年的“陕西村”,见到王国杰就问:大清咋样了?
文章图片
清朝时期的中国
一句句地道的陕西方言 , 让王国杰觉得特别有意思:一百多年过去了 , 东干人的语言都没有被俄罗斯语言所同化 。 细细打听才知道 , 陕西村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在外面说俄语 , 在陕西村内说陕西方言 。
可惜的是 , 由于当年那支农民起义的队伍都没有接受过教育 , 大多都是文盲、不会写汉字 , 也就没能将汉字保存下来 。 没有汉字 , 东干人便决定自己“造字” , 把一些读音和俄语相近的字母进行拼写 , 以形成一种他们独有的文字 。 事实证明 , 这种文字的书写方式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同 , 在村中相当流行 。
【爱历史】中亚有个避世百余年的“陕西村”,见到王国杰就问:大清咋样了?
文章图片
中亚陕西村的景观
除了语言 , 东干人还保存了许多属于清朝时期的文化和习俗 , 方言也更接近百年前的清朝时期大家所讲的那种 。 就连村里小孩唱的童谣 , 也都是老一辈代代流传下来的、来自百年前的旋律 。 当时 , 这些旋律有的至今已经失传 , 却在东干人这里找回来了 。 所以 , 东干人的文化保护也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的文化缺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