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大地七千年|以及后世的唐国公李渊、南明唐王,说说西周的两个唐国

一、临汾盆地唐国:
周王国时期 , 封建诸侯 , 封土建邦 , 经常是一组两国 , 如 , 东西两个虢国 , 东西两个梁国 , 东西两个吴国 , 南北两个申国 , 等等 , 而唐国 , 也是一组两个 , 一南一北 。
北方的唐国 , 由周王国第二代国王周成王封给其弟叔虞 , 地方在现在的山西西南部的临汾盆地 。 周成王灭此地的祁姓唐国 , 将其地改封给叔虞 , 建立姬姓唐国 。 而祁姓唐国的人 , 则被迁到位于今陕西的镐京附近 , 建立了杜国 。
叔虞因此称为唐叔虞 。
唐国在哪里 , 司马迁有记载:“河、汾之东 , 方百里 。 ”看地图很清楚 , 即 , 唐国位于临汾盆地 , 方圆百里 , 在当时是不小的国家 。
唐叔虞去世后 , 其子燮父继位 , 在位期间 , 迁都晋水之滨 , 因此将唐国改称晋国 。 在山西 , 有两条晋水 , 一条在太原盆地 , 一条在临汾盆地 , 当时 , 晋国离北方的太原太远 , 并且那里为戎狄所据 , 因此 , 燮父迁都的晋水 , 应当是临汾盆地的晋水 。 现在滏河的支流金河 , 即为晋水 。
晋孝侯时期 , 又迁都翼(位于今翼城县) , 背山面水 , 形势十分稳固 。
此时 , 晋国另一大城为曲沃(位于今曲沃县) 。 春秋时期 , 晋昭侯将曲沃封给其叔成师 , 成师称曲沃桓叔 。 晋国大夫师服劝谏说 , 国君的力量、地盘 , 应大于臣下 , 才能够巩固统治地位 , 曲沃比晋国都城翼还大 , 这就破坏了等级制度 , 肯定会危及国君自身 , 但晋昭侯不听 。 结果 , 曲沃祖孙三代宗主 , 桓叔、庄伯、武公 , 不停地进攻晋国各代国君 , 历时近经七十年 , 曲沃武公时期 , 终于成功 , 曲沃代翼 。
话说大地七千年|以及后世的唐国公李渊、南明唐王,说说西周的两个唐国
文章图片
汾水以东 , 翼与曲沃
曲沃成为晋国都城 , 曲沃武公成为晋武公 , 其子晋献公在位期间 , 迁都于绛(位于今襄汾县) 。
晋献公 , 在临汾盆地、运城盆地 , 大肆吞并其它姬姓国家 , 晋国开始崛起 , 其子晋文公在位时 , 晋国壮大为华夏各国的霸主 。
晋文公的孙子晋景公在位期间 , 又迁都新田(位于今侯马县) , 称为新绛 。 据《左传》记载 , 成公六年(前585年) , 晋人谋去故绛 , 诸大夫皆日必居郇氏、瑕氏之地 , 沃饶而近盐 , 国利君乐 , 不可失也 。 唯独韩献子韩厥曰:“不如新田 , 土厚水深 , 居之不疾 , 有汾浍以流其恶 , 且民从教 。 ”于是 , 夏四月丁丑 , 晋迁于新田 。
这就是晋国迁都的历史 , 至于现在的绛县、新绛县 , 都是后世起的名字 , 皆位于运城盆地 , 与晋国古都无关 , 只是因仰慕古都而起了仿效的名字 。
也就是说 , 晋国 , 先后建都于今翼城县、曲沃县、襄汾县、侯马县 , 皆位于临汾盆地 。
总之 , 临汾盆地的一组绛、新绛 , 是晋国的都城 , 而运城盆地的一组绛、新绛 , 则是后世的崇拜者 。
晋国不断扩张 , 到了后期 , 包括山西全境、河北大部、陕西东部、内蒙南部 , 成为超级大国 。
二、南阳盆地唐国:
周王国第三代国王周昭王在位期间 , 南征不听话的楚国 , 开始征服南阳盆地 , 楚国向南退却 。 第四代国王周穆王在位期间 , 为了保护青铜战略大通道 , 开始在南阳盆地封建诸侯 , 将诸侯各国 , 分出一部分力量 , 到南阳盆地建立新的国家 , 即“汉阳诸姬” 。 山西吕梁山一带的姜姓吕国 , 就是这样分出一部分 , 在南阳盆地建立了新的姜姓吕国 , 而晋国 , 也分出一部分力量 , 在南阳盆地建立了新的国家 , 仍然沿袭旧名 , 称为唐国 , 即 , 新的姬姓唐国 。
汉阳诸姬的建立过程 , 一直持续到西周末期的周宣王 , 他命令关中的姜姓申国 , 分出一部分力量 , 到南阳盆地建立了新的姜姓申国 。
南阳唐国 , 位于今南阳市唐河县 。 唐河是唐白河的支流 , 唐白河是汉江的支流 , 汉江是长江的支流 , 唐河得名于南阳唐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