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斗专列”总体设计团队平均年龄不足30岁——北斗背后的90后( 二 )


说白了 , 他们要做的 , 就是证明这种方法在不同季节、不同时段、不同温度条件下 , 都能成功——只有这样 , 新方法才会被认可 , 这群年轻人 , 才能真正改变30年不变的推进剂补加流程 。
如今 , 长三甲系列火箭的发射场工作 , 周期一步一步缩短 , 流程一步一步优化:从一开始的50-60天 , 到现在的20-22天 。 这背后 , 就有推进剂补加流程改变的功劳 。
“我们的每一步改进 , 离不开汗水和智慧 , 更离不开老一辈航天人打下的基础 。 ”朱平平说 , 为国铸箭 , 是他们这一代航天人的责任 , 这不仅需要他们继承老一辈航天人严慎细实的作风 , 还要胆大心细 , 敢挑重担 , 有敢于创新的勇气 。
跑3个学校投简历就是要进航天
1994年出生的许哲琪 , 是长三甲系列火箭研制团队里最年轻的队员之一 , 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航天“后浪” 。
在成为一名航天人之前 , 许哲琪对火箭最深的印象就是新闻报道中雷霆万钧、一飞冲天的瞬间 , “当时就觉得 , 这么大的火箭 , 要飞起来 , 还要把卫星精准送入轨道 , 太不容易了 。 ”她说 。
她的航天梦想 , 还要从一次宣讲会说起 。
一次偶然的机会 , 许哲琪听了一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的宣讲会 。 航天人一代代接续奋斗的故事 , 让她深受感动和鼓舞 , 从此下定决心要成为火箭研制队伍中的一员 。
有意思的是 , 在许哲琪毕业时 , 火箭院并未在她所读的学校开设宣讲会 , 于是她跑了3个不同的学校 , 并在网上投了简历 , 多路并进 , 最终才成了航天系统的一员 。
入职以后 , 为了学习与火箭相关的知识 , 许哲琪下班后会在办公室看看设计图 , 学习相关文献 。 那时 , 她注意到一个现象:几乎每天 , 师父黄皓都在加班 , 一定要把当天的工作当天做完才下班 , 从不拖到第二天 。
刚接触综合试验时 , 许哲琪还没有树立产品把控的概念 , 在一次接线时 , 她从线上削下来一段3毫米左右的胶皮 。 由于胶皮比较小 , 许哲琪没有及时扔进垃圾桶 , 随手放在了桌上 。
黄皓看见了 , 突然严肃起来 , 朝着许哲琪的方向喊道:“这是人为制造多余物 , 桌上很多插孔、插头 , 这么小的胶皮随手放在桌上 , 极可能造成堵塞!”
那是许哲琪第一次看见黄皓这么严肃 , 小姑娘有些吃惊 , 在此之前 , 师父在她心里是个有耐心的航天前辈 , 如今因为这件“小事”批评自己 , 她有些委屈 , 也有些不解 。
很快 , 这位90后反应了过来 , “都怪自己对待试验不谨慎 , 害师父差点发了脾气 。 ”这件“小事”也让她意识到 , 此前新闻报道里常说的“航天人的严谨” , 竟离自己如此的近 。 更重要的是 , 这份严谨 , 没有那么多的情怀可以渲染 , 就是日常工作“细致细致再细致” 。
“每一次发射成功 , 都离不开每个人对细节的把控 , 但凡有一个人粗心大意 , 都可能将所有人的努力毁于一旦!”许哲琪告诉采访人员 , 几年过去 , 她也逐渐学会了火箭研制人员的严慎细实 。
90后站上指挥岗位
这一次发射 , 是许哲琪第一次独立担任测量系统指挥 。 90后也站上了指挥岗位 。
测量系统指挥岗是一个协调统筹的角色 , 要求担任指挥的人员根据日程工作安排 , 与相关岗位及技术负责人沟通后发布每天的工作 , 调动系统人员配合 , 时刻关注前后端工作情况 , 向发射队及时汇报 。
“来发射场之前非常激动 , 这是我第一次担任指挥岗 , 又是北斗全球组网的最后一次发射 , 意义重大 。 ”许哲琪说 。
刚到发射场 , 这位小姑娘还是有些紧张 , 每天必须加班看测试细则和操作规程 , 她总觉得 , 自己多熟悉一些细则和规程 , 就多一份底气 。 发射队的很多前辈和同事也给她打气 , 给了她不少帮助 。
6月23日9时43分 , 长三乙火箭点火升空 。 看着屏幕上的发射直播画面 , 测试间里的许哲琪流下泪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