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为什么光武帝刘秀很少被提及,名气远不如刘备、曹操等人?( 二 )


这时候 , 刘秀"位面之子"的身份开始发挥作用了 , 冥冥之中胜利的天平开始倾斜:一是被围了半年多的宛城终于被刘氏联军攻破 , 新朝军此行的战略目标少了一个;二是天坠流星 , 正好砸在新朝军大营 , 给新朝军士气一记结结实实的暴击 。
当刘秀带着7000人赶到昆阳战场时 , 上天已经安排好了一切 , 并告诉刘秀:开始你的表演 。
【历史故事】为什么光武帝刘秀很少被提及,名气远不如刘备、曹操等人?
文章图片
于是 , 几乎从来没见过什么大阵仗的刘秀有如战神附体 , 带着一开始跟他出城的13名骑兵直冲敌军大营 。 其他人一看 , 胆小如鼠的刘秀都上了 , 咱们总不能不如他吧 , 7000人士气大振 , 操起家伙就往上冲 , 一边砍人一边把"宛城兵到"的书信射往城中和新朝军大营 。 新朝军苦战一月 , 攻城不利 , 早已疲惫不堪 , 再加上宛城陷落、流星坠营 , 士气降到了极点 , 在刘氏联军内外夹击之下大败 。
昆阳一战敲响了王莽新朝的丧钟 , 也奠定了刘秀在刘氏联军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 昆阳之战结束不到一年 , 绿林军攻入长安 , 王莽被杀 , 新朝灭亡 。
复盘昆阳大战 , 刘秀似乎也没什么特别出彩之处 , 不过是决定了打与不打、在哪里打 , 又搬来救兵 , 在战场形势突变时果断出击 , 在老天爷帮忙下打了一场"顺风仗" 。 而作为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之一 , 昆阳大战远不如后来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有名 , 也使得刘秀在诸位开国皇帝中的名声不高 。
昆阳大战恰恰说明了一个道理:善战者无赫赫战功 。
故善战者之胜也 , 无奇胜 , 无智名 , 无用功 。
真正善战之人 , 不会出奇制胜 , 不会使用太多阴谋诡计 , 也不用费太多功夫 , 胜负早已在开战之前就已经注定 。 这就是用兵的最高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 。
【历史故事】为什么光武帝刘秀很少被提及,名气远不如刘备、曹操等人?
文章图片
回到昆阳大战中 , 刘秀在别人都认为不能打的时候选择打 , 在最不该决战的地方选择决战 , 在最危险的时候挺身而出 , 在所有人都认为必败时坚信必胜 , 在战场形势发生逆转的时候敏锐地抓住战机 , 给敌人以致命一击 。 种种表现说明 , 刘秀身上有为帅者必须具备的一切特点:意志、魄力、信心、勇气、眼光 。 这种人往往不鸣则已 , 一鸣惊人 , 一战而定天下 , 不会有太多表现的机会 , 当然也不会有太多的传奇性 。
这就好比高手出招 , 一般不出手 , 出手就一招致命 , 没有花里胡哨的套路 , 旁观者很难从一招半式中看出他的真正实力 。 《倚天屠龙记》中 , 张三丰是公认的天下第一高手 , 但在张翠山看来只比谢逊高一筹 , 俞莲舟觉得自己功夫越练越倒退 , 和师父的差距越来越大 , 他的真正实力只有张无忌能较为准确地判断 。
朱德元帅的情况和刘秀就很相似 。 朱老总自从上井冈山后就再没有亲自指挥过重大战役 , 论传奇性、论大兵团作战能力远不如彭、林、刘、徐、粟等人 , 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在军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 红军大小将领对其奉若神明 。 这不仅仅是因为朱老总在人民军队草创之初力挽狂澜 , 更是因为其在革命历程中表现出来的魄力、信心、勇气、眼光、意志 , 已经超脱了为将者的范畴 , 才能收服一大帮骄兵悍将 。
【历史故事】为什么光武帝刘秀很少被提及,名气远不如刘备、曹操等人?
文章图片
而像刘秀、朱老总这样的人 , 在民间演义中是最不讨喜的 , 因为确实拿不出可以改编、传唱的经典战例 , 老百姓更喜欢听关二爷过五关斩六将、赵子龙七进七出之类的故事 。 朱老总自1928年以来就一直担任总司令 , 时间长达48年 , 但名气远不如能打大仗的林粟 , 人们对他的态度更多的是敬仰 。 很少有人能意识到 , 林粟之所以能横扫全军 , 靠的正是朱老总一手打造的人民军队 , 没有林粟还有彭刘 , 但朱老总只有一个 , 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 。
总之 , 因为刘秀实在太秀了 , 秀到没有可以表现的机会 , 自昆阳大战后就难有亲自下场的机会 , 以至于缺乏可供民间传颂的素材 , 也就少有扬名立万的机会 。 因为他太秀了 , 甚至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觉:刘秀之所以能平定天下全靠"位面之子"身份 。 但事实上是 , 刘秀把常规操作发挥到了近乎开挂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