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明月逍遥客|历史上真实的玄奘取经,原创( 六 )


在长安朱雀大街南端 , 陈列出玄奘从印度用二十匹马驮回来的佛经 , 520夹共657部、如来肉身舍利150粒 , 以及金、银等佛像七尊 。 僧尼随行护送 , 各色仪仗庄严隆重 , 香烟缭绕 , 散花供养 , 梵乐偈赞不绝 。 竞相瞻仰的百姓、士人和官吏集聚如云 , 十分拥挤 。 为避免踩踏事件 , 官府通知大家就地烧香散花 , 不可移动 。
当日 , 天空中出现七彩祥云 , 宛转盘旋在佛经的正上方 , 方圆几里 , 迎送至弘福寺 。
清風明月逍遥客|历史上真实的玄奘取经,原创
文章图片
唐太宗与玄奘的第一次见面
太宗李世民九岁时 , 患目疾 , 父亲李渊为此曾亲自到长安草堂寺 , 拜佛以求保佑 。 后李世民果真疾愈 , 李渊就造了一尊石佛 , 送入寺内供奉 。 儿时的这段经历 , 使李世民念念不忘 , 他曾亲自撰诗 , 赞颂草堂寺祖师鸠摩罗什 , 登基就位之前 , 他和佛教僧侣也交往密切 。
继位后 , 太宗李世民立即宣布废止限制佛教发展的诏令 , 开始“度僧立寺 , 广事弘持” , 大力振兴佛教 。
贞观十九年(645年)二月 , 太宗召玄奘入宫 。 见到玄奘 , 太宗随即起身恭迎 , 极为殷勤 , 赐坐说:“法师要西行求法 , 为什么不事先告诉我啊?”
玄奘谢罪道:“当初确实再三表奏 , 因为诚愿微浅 , 没有得到准许 。 求法心切 , 只好不顾国法 , 擅自出关 。 专擅之罪 , 深感惭愧 。 ”
太宗安慰说:“法师是出家人 , 已与尘俗脱离 , 更何况冒生命危险 , 志在普度众生 , 令朕非常钦佩 , 以后就不必再将此事放在心上了 。 ”
接着 , 太宗又一一询问西域风土民情、政教法令 , 玄奘法师随问作答 , 条理分明 , 记忆清晰 。
太宗非常高兴 , 说:“从前苻坚说释道安是法器 , 无人不崇敬 。 我看法师您言辞典雅、风节贞谨 , 远超古人啊!”
太宗见玄奘法师的器度见识有公卿之才 , 就劝他还俗 , 辅政做官 。 玄奘法师辞谢说 , 让自己还俗 , 有如水上之船 , 离开水到陆地 , 不但发挥不了作用 , 很快也会腐朽 。 因此他只想弘扬佛法 , 以报国恩 , 于是太宗便不再勉强 。
太宗与玄奘法师相谈甚契 , 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 , 他们的谈话从日出卯时开始 , 一直持续到酉时 , 夜色降临 , 闭鼓方罢 。
一年后 , 玄奘法师奉诏撰述的《大唐西域记》完成了 。 这是由玄奘口述、辩机笔录的一部历史地理巨著 , 共12卷 , 介绍了玄奘所到的110个国家以及传闻中的28个国家的真实情况 , 包括地理形势、农业物产、国王宫室、军事司法、宗教风俗等几十方面的内容 , 还记载了很多佛教故事和传说 , 价值不可估量 。
《大唐西域记》也为印度历史弥补了详细史料 。 根据Indu的读音 , 玄奘将“天竺”正名为“印度” , 印度史的重建 , 玄奘法师功不可没 。
看了《大唐西域记》 , 太宗对玄奘法师更是赞扬有加 , 他再次请玄奘法师还俗 , 帮助自己治理国家 。 但玄奘念念不忘的 , 是从印度带回来的600多部经书还没有译成汉文 , 他请求太宗支持翻译佛经 。
清風明月逍遥客|历史上真实的玄奘取经,原创
文章图片
开设译场
在太宗的支持下 , 玄奘奉诏主持开设了国家译场 , 一批最有学识的高僧 , 在玄奘带领下一起从事经卷的整理翻译 。
贞观十九年至二十二年 , 玄奘主持弘福寺译场 , 翻译工作有十道工序 , 设各类专职 , 分工明确 。 每天 , 玄奘对当天完成的任务都有安排 , 白天没有完成的 , 晚上一定继续完成 。 译经结束 , 还要诵经拜佛 , 直至三更才睡 , 然后五更起床 , 继续翻译 。
不到20年的时间 , 玄奘主持翻译佛经1335卷 , 几乎是每5天就翻译出一卷 , 相当于历史上另外三大翻译家译经总数的一倍还多 。
太宗亲自为《瑜伽师地论》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