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三峡能源作为本月上市的电力板块的新能源概念新股 , 上市第三日巨量开板 , 之后在资金推动下 , 震荡一日之后 , 就走出了五连板的走势 , 可以说 , 是当时市场上的明星个股之一 。 之后三峡能源高开低走 , 资金开始获利了结出局 。 那么三峡能源之后 , 市场上这些新能源相关个股 , 谁有望成为三峡能源接班股呢 , 今天就来盘点一下 , 新能源板块中 , 有望接班三峡能源的个股 。
按例在具体讲个股之前 , 先来给大家讲一讲 , 咱们的分析逻辑 , 也就是市场、板块、个股所处阶段的判断标准 。
不管是市场、板块或者个股也好 , 它们都可以分为蓄劲期、爬坡期、疲劳期、下坡期这四个阶段 。
衡量价格所处的阶段 , 我们第一要看的就是均线 。
这里 , 我们采用的是30均线 。
当30均线由下降转为走平 , 这个时候 , 就是进入蓄劲期的第一特征了 , 提示我们可以关注了 。 因为底部阶段主力吸筹 , 往往是静悄悄的 , 所以这个阶段的价格波动相对平稳有趋势酝酿感 , 同时成交量整体呈现缩量状态 。 这个阶段 , 就是蓄劲期 , 是精选好股票的阶段 。
当价格向上突破重要阻力位 , 同时均线也由走平 , 转为向上 , 那么这个时候 , 就意味着进入爬坡期了 。 这个阶段 , 以持有为主 。
而当均线由上升 , 再度转为走平 , 同时伴随着价格和成交量的剧烈波动 , 这个时候就是疲劳期 。 提示主力要出货了 。 这个阶段也是获利了结的阶段 。
而当价格跌破重要支撑位 , 且均线开始由走平转为向下 , 那就是在提示咱们价格正在进入下坡期了 。 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管住手 , 保持观望 , 等待价格再次进入到新的蓄劲期 。
要想找三峡能源接班股 , 那么应该要知道 , 三峡能源有哪些代表性的特征 。
首先 , 三峡能源最大的特征 , 就是新 。 也就是说它是一只刚刚上市的新股 。
新股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干净 , 上方没有套牢盘 , 主力不需要花资金去解放套牢盘 , 拉升压力小 。
所以 , 我们在选择中应该优先选择 , 那些上方无套牢盘的个股 。
其次 , 三峡能源属于新能源概念 。
新能源概念 , 算是当前市场上的热门概念之一 。 所以 , 今天我们也是选择的新能源板块中的个股 。
下面 , 来看第一只有望接班三峡能源个股 , 露笑科技 , 它的概念比较多 , 有锂电池、光伏、第三代半导体等 。
露笑科技
露笑科技从周线上看 , 它从去年9月一直到今年5月都处于横盘整理状态 。 6月露笑科技向上突破周线蓄劲期 , 进入到了爬坡期 。
之后 , 每周都在向上创新高 , 走出了快速发展走势 。
那么露笑科技 , 符不符合上方无套牢盘这一点呢 。 露笑科技之前的历史高点在前复权后是12.87 , 目前露笑科技已经创出了之前的历史新高 。
所以 , 它是有望接班三峡能源的个股之一 。
再看第二只 , 国轩高科 ,
国轩高科
国轩高科 , 属于新能源锂电池概念 。
从周线上看 , 国轩高科目前30周均线向上 , 绝大部分价格也处于均线上方运行 , 当前属于周线爬坡期中 。
可以看到 , 国轩高科之前在45附近出现阶段性高点 , 之后开始回调到30周均线附近 。 那么目前国轩高科前期的阻力就是45附近 。
不过 , 当前它的价格距离前期高点也已经不远了 。
再看第三只 , 拓日新能 ,
拓日新能
拓日新能和露笑科技一样 , 都是一字板收盘 。 它是属于光伏概念板块 。
从走势上看 , 拓日新能从去年9月到今年6月 , 接近一年的时间里 , 它都处于横盘整理状态 。
均线整体走平 , 价格在均线上下震荡 , 期间价格波动较小 , 成交量较小 , 是比较明显的蓄劲期 。
最近价格有向上突破蓄劲期的迹象 , 有望进入爬坡期 。 不过 , 要注意的是 , 一个有效的突破 , 应该有成交量的确认 , 如果没有成交量的确认 , 则后市可能还有反复 。
拓日新能目前虽然创了周线新高 , 但之前的历史高点是12.64 , 还有一定的距离 。
最后一只 , 金晶科技 , 同样也是属于光伏概念 ,
- 设计理念|能链数字藏品“爱老虎油”重磅发布,开启能源“元宇宙”
- 山东能源|青未了|过年酥菜的香味儿(陈树彬)
- 杜芝明|让市民“如虎添翼”“虎虎生风”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新春第一展开展
- 华泰证券|美锦能源:氢能源、新能源车、燃料电池、锂电池等概念,后市几何
- 木林森|中天能源(600856)股票交易异常,投资者索赔进行中
- 磷酸铁|能源结构转型进行时,特高压前景广阔,前三季度业绩高成长股来了
- 俄罗斯|中国从俄罗斯拉回一火车宝贝,价值好几亿,国际能源格局要改写
- 印度|投资是三峡的28倍,中国又一激动人心的超级工程,印网友看后叹息
- 可再生能源|拜登“一石激起千层浪”?全球抛售美债,黄金或很快被没收
- A股|碳中和新赛道“储能”概念袭来,上升空间不弱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