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影视|秦蜀云栈:云端上的古代“高速公路”( 二 )


拜将台位于汉中市城南门外 , 又称拜将坛 。 为南北列置的两座方形高台 , 各高丈许 , 相传为汉高祖刘邦拜韩信为大将时所筑 , 南台四周用汉白玉栏杆围砌 , 台场平坦宽敞 , 台脚下东西各树立一块石碑 , 东碑阳刻“拜将坛“三字 , 碑阴刻《登台对》 。 西碑阳刻“韩大将韩信拜将坛”八字 , 碑阴刻七绝一首 , 北台上建有台亭阁 , 气势雄浑大方 , 十分壮观 。 相传这里是汉高祖刘邦为汉王时的宫廷遗迹 , 历来被视为汉王朝的发祥之地 。
沿途:绘制拦马护墙防车马跌落
《云栈图》所绘马道北面的寒溪上架有一座桥 , 其北有一亭二碑 , 一碑标识为“汉萧何追韩信至此碑” , 秦末楚汉战争时期 , 满腹韬略的韩信在项羽处得不到重用 , 就投奔到汉王刘邦队伍中 。 萧何向刘邦推荐 , 仍得不到刘邦器重 , 遂不辞而别 。 萧何得知韩信出走的消息后 , 沿着褒河 , 昼夜不停地追赶 , 由于韩溪(一作寒溪)因暴雨涨水 , 韩信无法渡河 , 萧何终于追上了他 。 此外 , 还有观音碥附近绘有观音像和老君像 。 在沿途栈道上还有摩崖石刻和石碑 , 如“云栈首险”、“壁立万仞”、“观音碥”、“登临从此无患”、“贾中丞煅石辟路处”、“平险为易”等 , 鸡头关还立有“修栈碑”、“鸡头关”、“石门在此崖下”等石碑 。
《云栈图》中多处绘有拦马墙 , 如观音碥一段设有栏杆 , 它是驿道险要处为防止马驴跌落悬崖用木头或土石修建 , 相当于现在高速公路上修建的防撞墙或防护栏 。 从《云栈图》中可以看出 , 该段栈道有专门的“马道” , 鸡头关段(即将军铺——褒城县)分别绘有驴驮、马驮货物上山的画面 , 反映了当时栈道上用驴马运输货物的情形以及商贾络绎不绝的情形 。 目前我国保存完好的挡马墙在四川剑阁县翠云廊段 , 成为研究古蜀交通的活化石 。
褒城西门直通巴蜀汉中府治固若金汤
《云栈图》中对于褒城镇到汉中府一带栈道标注的地名很少 , 仅有褒城镇、褒水、汉中府、汉水和拜将台 , 但该图通过写意手法 , 绘制了褒城县和汉中府城以及城墙、城内建筑、褒水、汉水流经之处以及城市周围自然与人文风光等情况 。
据冯岁平先生解读 , 《云栈图》中的褒城县城位于连城山山麓 , 东与褒河相邻 , 栈道由城东经过 。 褒河、山河堰上各架一桥 , 且垒石立木 , 引褒河之水绕府城而过 , 最后注入汉江 。 其城呈不规则式 , 有三个城门 。 据史书记载 , 明正德年间曾“甃城以石 , 甃堞以甓” , 凡四门:东龙江、西蜀道、南大通 , 北连云 。 与此卷相似 。 清顾符稹《汉中胜览图卷》中所绘的褒城县图也是如此 。
而汉中府城则呈方形 , 四周环水 , 聚落村镇密集 。 明崇祯十五年(1642) , 关南道李应选在天启整治的基础上 , 重新加以修浚 , 其四门为东朝阳、西振武、南望江 , 北拱辰 , 又有护城河和桥梁 。 图中所示府城城垣完整 , 东南城垣有三台阁;城东有净明寺塔(即东塔) , 南有拜将台二台 , 周围碑碣林立;汉江上有三五船只 , 城内则绘有文庙等古建筑物 , 这些均与历史文献记载相吻合 , 可以看作是清代初期汉中城垣的全景图 。
人物
古蜀道的三位“开路”官员
不得不提到 , 古往今来 , 那些为了古蜀道的修建呕心沥血的历史人物 。 他们当年对古代交通的贡献 , 默默感动着今人 。 其中 , 最著名的是明清时的贾汉复、党崇雅、党居易三人 。
贾汉复(1605-1677) , 清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 字胶侯 , 号静庵 , 山西曲沃安吉人 。 明末从陕西总督孙传庭幕下 , 明亡归清 , 先后任河南、陕西巡抚 , 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保 。 贾汉复一生最重大的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任期间 , 重视地方志编纂工作 , 成果卓著 。 清顺治十五年 , 贾汉复任河南巡抚期间 , 颁降《修志信牌》 , 这是清代省级政府颁布的第一个修志文件 , 清代第一部省志《河南通志》由贾汉复纂修完成 。 康熙元年 , 贾汉复调任陕西巡抚 , 檄征各县府志 , 康熙六年又纂成《陕西通志》 。 这两部通志被康熙皇帝树立为全国地方志样板 , “颁诸天下以为式” 。 二是在任陕西巡抚期间 , 悉心吏治 , 为民兴利 , 如兴修水利 , 重视教育 , 创办书院 , 培育人材等 , 尤其是主持修葺褒城至宝鸡三百余公里的栈道 , 这是清初以来最大规模的栈道维修工程 , 为川陕交通畅通无阻做出了巨大贡献 , 《云栈图》正是贾汉复修复栈道工程的真实写照 , 并对贾汉复维修栈道之功作了极高评价:“贾老恩师修栈功成 , 厥绩甚伟 , 真可以补天地之有憾 , 疗尧舜之犹病 , 可以与禹之治水、稷之粒食万世并论而提衡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