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11
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地
文章插图
建筑名称:各界群众抗日动员大会旧址-程氏宗祠
年代:明代
建筑面积:865㎡
风格:中式
地址: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瑶里镇
2013年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各界群众抗日动员大会旧址位于皖赣交界的浮梁县瑶里镇,原为程氏宗祠,始建于明朝,背依狮山,面临瑶河,正对瑶岭。宗祠体量宏大,是一栋带庭院的三进硬山式砖木石混结构建筑,两侧有封火山墙。整个祠堂组群完整,由上、中、下三堂组成主轴线,并设有书塾、厨房、花厅等附属建筑。进深50米,面阔12米,占地865平方米。正门为四柱三间的砖雕牌楼,镶嵌着众多砖雕、石雕,其中“喜鹊登枝”“鹤鹿争春”“丹凤朝阳”“鲤鱼跳龙门”等颇具特色。下堂戏台为活动式台板,号称“万年台”,上部有藻井,木构架饰彩绘精美。下中堂之间天井两侧单开间的回廊上层为包厢式阁楼,供人们看戏。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1934年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中央苏区和其他苏区的红军与游击队,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先后建立了多个游击区。1935年,由于国民党的“清剿”,分布在皖浙赣边区的各游击队被迫离开原游击区,转移到休宁与婺源交界的鄣公山。皖浙赣省委扩大会议成立了赣东北、皖赣、上皖浙、下皖浙和开(化)婺(源)休(宁)等5个特委,建立了以鄣公山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蓄意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卢沟桥事变,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号召中国人民团结一致,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蒋介石被迫调走“清剿”南方红军游击队的主力部队,分散在皖浙赣边区各地的游击队开始向根据地中心区域鄣公山集结。
9月22日,国民党以发表《中共中央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形式,宣告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形成。29日,项英、陈毅以中共苏区中央分局名义发表《告南方游击队公开信》,在南昌设立南方红军游击队接洽处,召集红军游击队下山。与此同时,皖赣特委也派人赴南昌寻找上级领导。陈毅以中共中央代表身份两次来到靠近鄣公山的景德镇瑶里,居住在“敬义堂”,领导红军改编。
文章插图
陈毅在瑶里居住处--敬义堂
当时,皖浙赣边区大多数游击队干部和战士对改编工作不理解,对“国共合作”之说仍有疑虑。1937年11月下旬,陈毅在南昌听取皖赣特委副书记李步新和祁浮婺中心县委书记江天辉汇报,又于12月初,经瑶里到达祁门舍会山。他在皖赣特委会上传达了党中央关于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精神,作了“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报告。陈毅的报告使广大指战员耳目一新,极大地激发了抗日热情,为统一部队思想指明了方向。
根据陈毅的指示,皖浙赣边红军游击队改称“江西抗日义勇军第二支队”。1938年1月,中共中央东南分局指示:红军游击队改编时机已经成熟,应尽快下山改编。从便于扩军训练、交通给养,能尽快开赴抗日前线考虑,陈毅经与国民党地方当局商洽,决定把靠近鄣公山的瑶里作为新四军改编地。红军游击队350余人从舍会山开到瑶里,驻扎在瑶河西岸的吴家祠堂、敬义堂、宏仁寺等处,准备接受改编。
文章插图
抗战初期的陈毅
2月初,陈毅再次来到皖赣边区,抵达瑶里指导红军游击队的改编与整训。他在瑶里召开各级干部会议,传达党中央关于国共合作抗日的方针和关于南方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的决定,宣布江西抗日义勇军第二支队正式编入新四军序列。
2月8日,各界群众抗日动员大会在瑶里程氏宗祠举行,一千余人与会。陈毅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讲,全面分析国内政治形势。时任国民党军26师政治部主任的陈毅胞兄陈孟熙也受邀参加大会,兄弟二人用自身生动的事例说明“家人不和外人欺”,国共两党要殊途同归共同抗日,枪口一致对外的道理,号召每一个不甘当亡国奴的中国人,投身拯救祖国的战斗中。广大军民备受鼓舞,积极为部队捐款捐物,踊跃加入新四军行列。2月10日,集中在瑶里参加改编的全体红军战士,以及当地许多群众,在程氏宗祠召开抗战誓师大会。附近群众蜂拥而至,杀猪慰问,为子弟兵饯行。
- 非遗课|湖北恩施:学校开“非遗课”传承民族文化
- 青海省委|青海发布民族团结进步形象标识(LOGO)
- 小达人|走马镇民族中心学校举办“争做健康卫生小达人”主题演讲比赛
- 丁琪:蒙古族跨族婚恋小说如何表现民族融合?|东西问 | 王晓梅
- 文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学书写
- 白庚胜文集|贵州民族出版社“名家大家作品出版工程”首推项目——《白庚胜文集》第一批作品出版
- 华夏民族|文|枫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 湖北秭归:在弘扬屈原文化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中华民族|《青春中国节》更名《我的节日我的歌》,唱响我们的“节日记忆”
- 坪上镇|普定县坪上镇:民族文化在群众中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