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怪不得司马懿会撤兵,城楼上这两个书童,是整场空城计最大的疑点

【历史故事】怪不得司马懿会撤兵,城楼上这两个书童,是整场空城计最大的疑点
文章图片
公元228年 ,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 , 自己高坐城楼上弹琴 , 命令两名书童侍立左右 。 司马懿看后明知是虚张声势却带兵撤退 , 放弃了彻底打败诸葛亮的机会 。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看看城楼上这两个书童 , 是整场空城计最大的疑点 。 怪不得司马懿会撤兵 , 但事情还得从马谡街亭失守说起 。
公元228年 , 因为马谡刚愎自用 , 志大才疏 , 自作主张 , 致使军事要地街亭失手 。 当时诸葛亮周围只有文臣 , 没有武将 , 城中也只有2000多人 。 司马懿率领15万魏军乘胜追击 , 长驱直入 , 来势汹汹 。
【历史故事】怪不得司马懿会撤兵,城楼上这两个书童,是整场空城计最大的疑点
文章图片
眼见军事实力相差悬殊 , 诸葛亮为了缓解危机 , 命人将城门打开 , 派几名官兵扮作百姓模样打扫地面 , 自己则安坐于城墙之上 , 悠然自得地弹琴 , 并派两名书童侍立左右 。 琴声悠扬 , 诸葛亮神态自若 , 一如往常 , 大有一副请君入瓮的架势 。
司马懿领兵到此 , 观察半晌 , 见不仅城门口洒扫的人不慌不忙 , 连诸葛亮身旁的两个童子都神色如常 。 司马懿对周围人说 , 这是诸葛亮的请君入瓮之计 , 周围必有伏兵 , 于是过门不入 , 带兵急速撤退 。
【历史故事】怪不得司马懿会撤兵,城楼上这两个书童,是整场空城计最大的疑点
文章图片
事后司马懿周围的军士出去探查 , 不久以后回来上报 , 说周围并没有伏兵 。 司马懿久经沙场 , 少有败绩 , 这一次却是着了诸葛亮的道 。 魏军中的将军也说诸葛亮用兵简直是鬼神难测 。
诸葛亮不战而胜 , 又一次塑造了传奇 , 又一次被历史铭记 。 于是有了历史上著名的一战 , 有了36计之一的空城计 。 这场仗看似打得非常的荒唐 , 还没有交锋一方军队就匆匆撤场 。
【历史故事】怪不得司马懿会撤兵,城楼上这两个书童,是整场空城计最大的疑点
文章图片
其实诸葛亮这个人确实有治国理政之才 , 并且德才兼备 , 以德服人 , 在蜀汉当中有十分高的威望 , 在当时也是一个治世之能臣 。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 ,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才会对其尤其的偏爱 , 在自己的作品中神化了诸葛亮 。
如果研读历史 , 会发现《三国演义》中夸大了诸葛亮的形象 , 为了衬托诸葛亮的算无遗漏 , 运筹帷幄 , 连司马懿碰到诸葛亮也屡战屡败 , 只能够甘拜下风 , 甚至让诸葛亮吓破了胆 , 谈“亮”色变 。
【历史故事】怪不得司马懿会撤兵,城楼上这两个书童,是整场空城计最大的疑点
文章图片
那么对于空城计这一段 , 在真正的历史当中 , 司马懿真的没有看出端倪吗?如果司马懿识破了诸葛亮 , 他为什么不进攻呢?想知道答案 , 先得认识认识真实的司马懿 。
当初 , 曹操发现司马懿很有才能 , 便想让他加入到自己的团队中 。 但是司马懿不愿意 , 一则他认为大汉气数已尽 , 二则他认为曹操这个人喜怒无常 。 于是司马懿开始了登上历史舞台上的第一次表演 。
【历史故事】怪不得司马懿会撤兵,城楼上这两个书童,是整场空城计最大的疑点
文章图片
司马懿称自己有风痹 , 也就是现在咱们说的风湿病 。 光说自己有病还不够 , 还得装病 。 这一装就是五六年的“轮椅”生活 , 司马懿不仅装病 , 还装得很像 , 就这样司马懿骗了曹操好几年 。 司马懿虽然只是一个文弱的书生 , 但是在强权面前却并不畏惧 , 而且能够保全自己 , 可见其有胆有识 。
曹操生于公元155年 , 司马懿生于公元179年 。 曹操是司马懿的父辈 , 他第一次征召司马懿的时候已经建功立业 , 手下有众多谋臣雅士 , 精兵良将 , 司马懿却还涉世未深 。 一个久经沙场 , 深谙世事 , 一个初出茅庐 , 小心应对 。
【历史故事】怪不得司马懿会撤兵,城楼上这两个书童,是整场空城计最大的疑点
文章图片
为了长久保全自己 , 司马懿不得不为自己择主 。 他发现虽然曹操不喜曹丕 , 但是曹丕年长 , 在朝中军中颇有威望 , 势力已成 , 且曹操的其他几个儿子智谋都不如曹丕 。 司马懿把目光转向了曹操的儿子曹丕 , 一步一步助曹丕登位 。
曹丕登基以后 , 自然会对司马懿委以重任 , 而司马懿也处事得当 , 小心谨慎 。 曹丕曾经几次三番地试探司马懿 , 但是司马懿应答得体 , 始终没有给曹丕机会 。 可见司马懿心思缜密 。
【历史故事】怪不得司马懿会撤兵,城楼上这两个书童,是整场空城计最大的疑点
文章图片
诸葛亮摆空城计之时已经是曹丕的儿子曹叡当皇帝 。 当时放眼天下 , 面对诸葛亮带兵来伐 , 能够抵御一二、一争伯仲的也只有司马懿 。 若是没有司马懿抵抗诸葛亮 , 那么魏国很可能不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