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雍正皇帝:选人有道和御臣有术

(一)雍正将选人用人作为帝国最重要事务进行处理 , 认为“治天下 , 惟以用人为本” , 其他的都是枝枝叶叶 。
【爱历史】雍正皇帝:选人有道和御臣有术】清世宗胤禛带着巨大的争议走进了历史 , 但他在选人用人方面的独特方法和驾驭大臣的能力 , 有清一代皇帝中首推一指 。
【爱历史】雍正皇帝:选人有道和御臣有术
文章图片
雍正画像
十三年执政时间里 , 在选人用人 , 管人方面耗去大量时间和精力 。 所能掌控的范围内 , 在他的整体布局下 , 以权力之网 , 将各级官员治理得井井有条 。 穿过历史泛黄的遗迹 , 依稀能看到那个在给臣下批语的千万字当中 , 给后人呈现出一个勤政而且又极具政治智慧和手腕的政治强人的鲜活身影 。
作为政治家角度来说他使用人才和驾驭大臣的能力非常成功 , 用人最具特色 , 最具亮点、最具成效 。 在他亲自主持下 , 打造了一支执行力超强的官僚队伍 。 正是在雍正亲力亲为的选人用人 , 才将一些列政治改革推向深入 , 为全面形成“康、雍、乾”繁荣打下了重要基础 。
首先他高度概括用人在政治中的极端重要性 。
【爱历史】雍正皇帝:选人有道和御臣有术
文章图片
雍正勤政的佐证
在给大臣鄂尔泰的批示中说:“治天下惟以用人为本 , 其余皆枝叶事耳” 。 这话不仅仅和近臣鄂尔泰说 , 在给署理江苏巡抚尹继善的奏折中强调:“朕之责任 , 不过擢用汝等数员督抚而已” 。 《朱批谕旨》把自己的工作职责定位为吏部 , 这种简单而又直白的自喻 , 形象表明了雍正对官员队伍建设的极端重视 。 鉴于康熙晚年的怠政 , 如康熙所说:“今天下太平无事 , 以不生事为贵”《清圣祖实录》正因这种思想的消极引导下 , 官僚集团呈现出集体式懈怠 。
【爱历史】雍正皇帝:选人有道和御臣有术
文章图片
鄂尔泰画像
为此雍正打破一系列高层人事安排常规 , 形成了务实肯干的班底 , 才全力扭整个政治集团的倦怠 。 其次 , 不按常理用人 , 能够量体裁衣 。 基于对大清朝的责任感 , 认为官员的存在本身就是办事 , 因此尽最大程度避免养闲人 。 他站在权利的塔尖 , 并未有所膨胀 , 相反他非常清醒权利和责任的对等 。 “试思当今皇帝即昔日饱尝人世间酸甜苦辣之四阿哥也” 。 即位的第二年他就对一品的总督和七品的知县接连下发批示 , 告诉他们为官的要务 。 在他的屋子里 , 悬挂着登基那年亲自书写的“为君难”的匾额 , 并且在此后不久给闽浙总督满保的朱批中说:“为君难数字 , 朕写成匾额 , 镌刻宝印 , 时刻置放眼前 , 心中时常挂记思考 。 ”之所以这样说 , 也让大臣们知道“为臣不易”的深刻对照 。
【爱历史】雍正皇帝:选人有道和御臣有术
文章图片
相关影视画面
魏晋时期的司马昭给官员提出“清慎勤”三字后 , 成了历代帝王尊崇的用人圭臬 , 雍正对此却有不同看法:“巡抚一官 , 原极繁难 , 非勉能清、慎、勤三字便可胜任也 。 用人虽不求备 , 惟至督抚必须全才 , 方不有所贻误 。 ”于此他甚至深情地说道:“朕待天下臣工惟大公无我一语耳 。 ”
最后考核官员标准非常务实 。
雍正经常和地方督抚沟通工作和想法 , 互动频繁 。 告诫他们自身的清正廉洁起到表率作用 , 但是如果不能深入实际 , 切实有效解决问题 , 那么这样官员人品再好也不过是个木偶 。
他以官员工作的实际效能作为考核标准 。 在给湖南巡抚王国栋的考核里说:“王国栋心有余而力不足 , 清、慎、勤三字朕皆许之 , 然不能扩充识见 , 毫无益于地方 , 殊不胜任 。 ”这个“殊”字表达雍正对他的极端不认可 , 于是将他内调虚职 。
直隶巡抚李维钧考察吴桥县令常三乐 , 认为他“操守廉洁” , 但“懦弱不振 , 难膺民社之寄” , 拟将他调离虚职 , 上报吏部审核 。 吏部认为既然常三乐“生性怯懦 , 必有废弛实迹”而李维钧又没有进行纠参 , 不予批准 。 李维钧对此认为 , 常三乐没有违法乱纪行为 , 就是个人能力不足 , 不能再予以重任 。 不知如何是好于是上书雍正 。 雍正批示说 , 这事好办 , 就照他“居官罢软 。 殊属溺职 , 相应革参”就是这样不作为的官员虽然没有贪污违纪 , 但本质上和违法乱纪的官员并没有太多区别 , 根本就不能再进行任何使用 。
【爱历史】雍正皇帝:选人有道和御臣有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