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清朝八旗为什么始终要由皇帝和宗室人员统领?人员是如何安排的?

八旗中的两旗(后来增至三旗)由汗王(皇帝)直接统领 , 其它六旗(后来减至五旗)均由汗王(皇帝)的兄弟、儿子、侄子统领 。
这样做的目的 , 就是起到“拱卫”的作用 , 巩固宗室统治 , 以使政权不落入外人之手 。
八旗的来源 , 众所周知 。 它最初源于女真人的狩猎组织--牛录 。 平时皆民 , 战时为兵 。
【爱历史】清朝八旗为什么始终要由皇帝和宗室人员统领?人员是如何安排的?
文章图片
随着人员不断增多 , 为便于统一指挥大规模的围猎或作战 , 就将若干人为编一个牛录 , 若干牛录编为一个甲喇 , 若干甲喇为一个固山 。
为了区分所属团队 , 增加辨识度 , 就以各色旗帜作为各团队的标志 , 起到导引作用 。
旗帜在满语中称为"固山" , 汉语称"旗" 。
明万历二十一年(1601年) , 努尔哈赤对“牛录”组织首次进行大规模改组 , 编为四大团队 , 分别以黄、白、红、蓝色旗帜为标志 。 也即四旗 。
随着建州女真吞并除叶赫之外的所有女真部落 , 而且蒙古族也多有归附 , “牛录”人员规模剧增 。
于是 , 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 , 努尔哈赤对“牛录”组织再次进行大规模改组 , 设为八个旗:将原红旗分为正黄、镶黄二旗 , 原白旗分为正白、镶白、正蓝三旗 , 原黑旗分为正红、镶红、镶蓝三旗 。
八旗自此开始建立 。
【爱历史】清朝八旗为什么始终要由皇帝和宗室人员统领?人员是如何安排的?
文章图片
八旗最初的旗主分别是:正黄旗主、镶黄旗为努尔哈赤 , 正红旗、镶红旗主为代善 , 正白旗主皇太极、镶白旗主杜度、正蓝旗主莽古尔泰、镶蓝旗主阿敏 。
爱新觉罗·代善 , 是努尔哈赤的第二子 , 骁勇善战 , 军功卓著 , 内佐国政 , 外统重兵 , 地位及权势显赫 。 后来 , 他先后拥立皇太极、福临登基称帝 。
爱新觉罗·皇太极 , 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 。 努尔哈赤去世后 , 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 , 后来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 在沈阳称帝 , 建国号大清 。
【爱历史】清朝八旗为什么始终要由皇帝和宗室人员统领?人员是如何安排的?
文章图片
爱新觉罗·杜度 , 是努尔哈赤的长子爱新觉罗·褚英的长子 , 也即努尔哈赤的长孙 。
爱新觉罗·莽古尔泰 , 努尔哈赤的妃子所生的嫡子 , 英勇善战 。 天聪九年(1635年) , 莽古尔泰因为谋反 , 被皇太极追夺爵位 , 同时取消正蓝旗建制 , 属员被分别编入正黄、镶黄旗 , "八旗"一时成了"七旗" 。
但是时隔不久 , 皇太极恢复了正蓝旗 。
【爱历史】清朝八旗为什么始终要由皇帝和宗室人员统领?人员是如何安排的?
文章图片
爱新觉罗·阿敏 , 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的次子 , 也即努尔哈赤的侄子 , 骁勇善战 , 是宗室名将 。 天聪四年(1630年) , 与明军交战时 , 阿敏弃城投降 , 被皇太极处以幽禁、剥夺财产 。 他弟弟济尔哈朗代替他成为镶蓝旗旗主 。
可见 , 八旗最初的旗主 , 除了努尔哈赤本人之外 , 就是战功卓著的儿子及侄子 。
皇太极继位之后 , 为巩固权力 , 将正黄、镶黄旗改色为正白旗、镶白旗 , 将自己亲领的原正白旗改色为正黄旗 。 并且夺取爱新觉罗·杜度的原镶白旗主之位、交由皇太极的长子豪格担任 , 改色为镶黄旗 。
而且 , 皇太极在每旗设立一名“固山额真” , 管理旗务诸事 。 从而分散了旗主们的权力 。
【爱历史】清朝八旗为什么始终要由皇帝和宗室人员统领?人员是如何安排的?
文章图片
皇太极时期 , 为扩大兵源 , 在满洲八旗的基础上 , 创建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 , 构成八旗军的整体 。
汉军八旗的兵员主要来源 , 是明末主动归附后金 , 以及在之后战争中被清朝掳掠的人丁 , 以汉人为主 , 也有少部分汉化女真人和蒙古人 。
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的旗色、建制 , 与满洲八旗相同 , 惟地位略低于八旗满洲 , 而高于八旗汉军 。
满洲八旗隶属各旗满洲都统 , 蒙古八旗隶属各旗蒙古都统 , 汉军八旗隶属各旗汉军都统 。
八旗逐渐成为纯粹的军事化组织 , 皆以兵籍编制 。
【爱历史】清朝八旗为什么始终要由皇帝和宗室人员统领?人员是如何安排的?
文章图片
多尔衮死后 , 顺治帝亲政 , 收多尔衮所辖的正白旗归皇帝统领 。 从此 , 皇帝直接统领正黄、镶黄、正白旗 。
清军入主中原以后 , 宗室王公、皇子分府都分属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这五旗 。
由此就有了上三旗、下五旗的区别 。 上三旗是皇帝的亲兵 , 担任禁卫皇宫等任务 , 下五旗则驻守京师及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