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没有冲淡记忆,感动依旧打动人心。6月20日上午,在沧州图书馆里,一场读书分享会吸引了众多读者的关注。围绕不久前出版的《春天总会抵达——沧州市人民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纪实》一书,参加抗击疫情战斗的三位“白衣战士”从“书里”走到“书外”,与现场的读者们一起分享了他们各自的经历与感受。那些打动人心的场景与心路历程,深深地感染了现场读者,在泪水与激情中,读者们也一次次表达着对所有“白衣天使”的敬意。
文章插图
《春天总会抵达——沧州市人民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纪实》已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全景式记录下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紧急关头,沧州市人民医院作为公立三甲医院全院上下迸发出的“战斗”豪情,激发起的逆行而上、奋不顾身的医者情怀,更从多个角度集中梳理了在应对这场考验与挑战的过程中,医院所积累下的宝贵经验。书籍的价值,其中一个就在于“记录”。记录本身就是有价值的。沧州图书馆、沧州市人民医院主办了本次读书分享活动,希望通过图书馆这一公共阅读的平台,与更多读者实现阅读与思考上的分享。
文章插图
疫情突袭,本已面临退休的“老主任”马增香看着自己年轻的同事们进入隔离病房展开救治,这位与危重症救治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专家,坐不住了,“看不到病人,我不放心”,她坚决要求进入隔离病房。在她进入隔离病房的那一天,医院全院上下群情激奋,尤其是年轻的医护人员们有的流下泪水,他们切身感受到了一代代医者崇高的职业风范。
大年三十,正在陪着家人包饺子的医生邓爱兵接到电话:仗,打响了。他平静地与妻子告别,想说几句话,却也没说出来。跟父亲告别时,他扭过脸去,怕父亲看到自己流下的泪水。虽然此前早有准备,但在当时,还有太多的“未知”摆在面前。与自己的家人告别时,他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在随后他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当中,打响一场又一场“生命保卫战”。邓爱兵说,有一位患者提出,想吃新鲜的西红柿,结果15分钟之后,西红柿就送进了隔离病房。在看到西红柿的时候,邓爱兵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支撑力量,那时他就明白,有这个伟大的国家在,有这份众志成城的万众一心在,这场仗,我们赢定了!
文章插图
护士李菁是第一批进入隔离病房展开工作的。走的时候,没敢和父母说实情。后来父母还是知道了。父亲后来跟她说,那几天,你妈妈哭了好几回……而在结束了第一批进入隔离病房的工作之后,还没结束医学观察,李菁又和战友们写下了“二次请战书”,要求重返“战场”。在沧州为家乡父老筑起生命健康堤坝,在石家庄打响疫情防控战的时候,她又与战友们再踏征途,驰援石家庄。
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一幅幅饱含真情的画面,三位抗疫英雄的分享引来读者朋友们的强烈共鸣。掌声伴着泪水,在读者互动的环节里,一位位读者表达了自己对“白衣战士”们的敬意。“《春天总会抵达》不仅是一本书的名字,更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担当!”78岁的瓮宝禄激动地说。他还专门写了一首诗致敬白衣战士。“为国家奉献可敬,为小家团圆可贺!”读者李爽也表达了她对医护人员的敬意。
文章插图
在分享会的现场,众多读者拿起话筒表达着心声。从老人到高中生,他们结合各自的经历,结合由阅读、倾听而产生的所思所想,与三位“凡人英雄”进行着交流。一位位读者在发言之后深深鞠躬,表达着敬意与谢意。更有一位位读者提到面对疫情时我们国家所展现出的强大力量,感谢党的坚强领导,感谢国家对生命的永不放弃,分享会的全场一次次涌动着激情。
沧州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春天总会抵达——沧州市人民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纪实》主编张彦龙说,今年是沧州市人民医院建院60周年。60年来,医院最值得骄傲的,不是高耸的大楼,不是尖端的设备,而是身为医者的情怀与温度,是全体医护人员对自己职业的担当与付出。他还特别提到,在抗击疫情的日子里,来自全社会的爱心与鼓励,成为支持医务人员奋战的强大动力。在那一刻,医患之间共同的敌人,是疾病,是病毒,医生与患者,与全社会的人们,都把心凝结到了一起。这份力量,也是我们抗击疫情的强大支撑。
- 黄丕烈|99岁版本目录学家,一辈子“泡”在图书馆,被誉为“古籍活字典”
- 抗疫|遵义市“最美抗疫战士”宣传发布活动举行
- 沈老|南京图书馆,有位98岁“扫地僧”
- 图书馆|文化观察丨利用文旅、文物资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文化场馆如何发力?
- 版本目录学家|99岁版本目录学家,一辈子“泡”在图书馆,被誉为“古籍活字典”
- 酒吧|戏剧混搭酒吧、餐厅、图书馆……你被圈粉了么?
- 沉浸式|当戏剧“邂逅”酒吧、餐厅、图书馆…… 戏剧跨界混搭成潮流新风向
- 甘泉路街道图书馆|12万册藏书就在家门口!普陀这的图书馆升级啦
- 餐盒|餐饮暂停营业,给抗疫人员送去150碗热腾腾的水煮牛肉
- 图书馆|河北易县24小时智能微图书馆让阅读“不打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