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杂志美国封堵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关键:产业链控制力( 三 )


金融危机后美国所发布的一系列报告 , 如美国总统科技委员会在2011年发布的《确保美国在先进制造业的领导地位》报告 , 非常详细地描述了确保美国制造业的全球领导地位的重要性;2018年10月5日美国国防部发布的《评估和强化制造与国防工业基础及供应链弹性》非密版报告 , 在供应链的“可控”上 , 提出要给面向未来国防能力的种子基金投入巨额经费;美国国防部发布的2019年度《国家情报战略报告》指出 , 中美竞争的核心在于塑造世界经济结构和对前沿技术的掌控 , 要保持和加强对前沿技术领域的掌控等 。
此外 , 美国政府的《出口管理条例》限制了关键零部件技术出口 , 除军品外 , 多为工业关键零部件、材料、工艺和软件 , 保障这些工业基础能力 , 是美国从工业基础的源头上遏制其他国家发展的手段 , 也是美国保障对产业链的持续控制以保持其竞争力的关键 。
财经杂志美国封堵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关键:产业链控制力
本文插图
三、美国构建和长期保持产业链控制能力的五种模式
通过初步的研究与总结 , 我们认为美国主要通过五种模式来构建和保持其产业链控制力 , 即标准规则先行、基础能力控制、价值单元链控、平台软件支撑、创新生态驱动 , 这五点层次递进并互为基础 , 前四种模式是偏向基于市场竞争的企业层面的控制模式 , 最后创新生态驱动模式则是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的结合 。
(一)标准规则先行:标准和规则先行的源头锁定
美国企业在研发、知识产权、标准、战略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 而且四者通过联动机制变成行业规则 , 形成技术壁垒 , 在这里企业扮演了一个“引链者”的角色 , 通过标准规则从源头主导和控制技术进步的方向和节奏 , 进而控制产业链的发展 , 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美国企业先行、他国企业跟随”的现象 。
以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为主导的美国标准体系 , 以市场为导向 , 也就是由以企业为主体的标准使用者主导标准化的活动 , 在美国就制定了超过10万个标准 , 且几乎都被批准为美国国标 。
美国非常善于将专利嵌入标准 , 也就是专利标准化 , 这样所形成的的技术壁垒会更加坚固 , 而且通过技术授权、认证许可具有非常大的规模效应 , 最典型的就是高通 , 高通一直在主要芯片标准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 有时甚至是占据主导地位 , 其很大的一块利润来源就是技术授权 。
案例:高通
早在2007年 , 高通通过自研和收购在4G领域就布局了6000多个专利 , 最重要的是这些专利都实现了标准化 。 我们日常所使用的智能手机 , 都要向高通缴纳最少2.275%的专利费 , 假如一台5G手机售价5000元 , 则需向高通缴纳的专利授权费近115元;在2019财年高通的总营收(242.73亿美元)中 , 许可和特许权使用收入占到38.81% , 也就是96.62亿美元 。
财经杂志美国封堵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关键:产业链控制力
本文插图
(二)基础能力控制:关键工艺和环节的基础控制
美国虽然实施了多年的外包战略 , 服装、电子、家电、机械甚至是军工等产业的价值链上的生产、装配等环节都实现了全球布局 , 但是美国企业在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关键工艺、关键软件等工业基础能力方面仍然是世界一流 , 掌握着机械、电子等领域的关键零部件和工艺的研发、制造技术 , 甚至在某些领域能凭借对关键零部件和工艺技术的掌控来牵制整个产业链的布局 , 这里企业充当了“布链者”的角色 , 即以基础制造能力布局产业链关键单点 。
案例:医疗影像设备CT球管
在大型医疗影像设备中 , 美国制造商仍然把关键材料、关键零部件的生产放在本土 , 而医疗器械具有知识、工艺、技术、材料高度复杂的特性 , 需要具备非常强的基础制造能力 。 其中 , CT球管是CT设备最值钱的核心部件之一 , 直接影响了CT的图像质量以及使用寿命 , 这个部件设计技术复杂、工艺要求高 , 具有高热量、高真空、高电压、高精度、高转速、高动量“六高”的技术特点 。 目前 , 中国CT球管市场长期被美国和德国垄断 , 国内仅瑞能医疗实现了CT球管的初步国产替代 。图 瑞能医疗CT球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