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夫差不杀勾践之谜,却被战国竹简解开,学者:吴王夫差形象被颠覆

所谓“斩草不除根 , 春风吹又生” , 吴王夫差不杀越王勾践 , 最终却反而被杀 , 给后人留下一个沉痛的教训 。
对于吴王夫差为何不杀勾践 , 史书描述了三种人 , 敢于进谏的忠臣伍子胥 , 献进谗言的佞臣吴太宰嚭 , 昏庸无能的君主吴王夫差 。 最终 , 夫差在奸臣谗言之下 , 拒绝了伍子胥的忠言 , 从而放过了勾践 。 可以说 , 史书记载勾勒出了一个骄横跋扈、刚愎自用、昏庸无能的吴王形象 。
然而 , 能够参与春秋争霸的吴王夫差 , 可谓一代人杰 , 勾践卑躬屈膝的求和 , 奸臣三言两语的谗言 , 就能让他忘了国家大事放过勾践?一批战国竹简解开了真相 , 以至学者感慨吴王夫差形象被颠覆 , 吴越争霸的历史需要重写!
【爱历史】夫差不杀勾践之谜,却被战国竹简解开,学者:吴王夫差形象被颠覆
文章图片
2008年 , 清华校友从境外拍卖 , 得到了2388枚战国竹简 , 随即捐赠给了清华大学 , 这就是广为人知的“清华简” 。 夏商周断代工程组长的李学勤评价 , “(清华简)这将极大地改变中国古史研究的面貌 , 价值难以估计” 。
2017年 , 清华简研究团队发布了清华简的第七辑整理报告 , 其中最重磅的文章叫《越公其事》 , 详细叙述越王勾践兵败后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 最后重新崛起、灭掉吴国的经历 , 对研究春秋吴越历史 , 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
令人震撼的是 , 《越公其事》中的不少记载却颠覆了历史 , 展现出了另一个谦卑恭谨、谨小慎微的吴王夫差形象 。
【爱历史】夫差不杀勾践之谜,却被战国竹简解开,学者:吴王夫差形象被颠覆
文章图片
公元前494年 , 勾践听说夫差正在练兵 , 准备攻打越国 , 于是不听文种劝告 , 执意先下手为强 。 夫差闻报 , 悉发精兵击越 , 双方爆发了“夫椒之战” 。 结果 , 越军战败 , 损失惨重 , 仅剩5000余人 , 退守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南) 。
吴军乘胜追击 , 占领会稽城(今浙江绍兴) , 包围会稽山 。 在这种情况下 , 勾践采纳大夫范蠡文种建议 , 派文种以美女、财宝贿赂吴太宰伯嚭 , 请其劝吴王夫差允许越国臣服吴国 , 所谓“臣事吴、男女服” 。
伍子胥闻之 , 极力反对 , 认为此时不灭越国 , 将来肯定后悔莫及 。 然而 , 夫差一意孤行刚愎自用 , 不听伍子胥之计 , 而听从太宰伯嚭之言 , 答应越国的投降 , 把军队撤回了吴国 。 《史记》记载是“吴王不听(伍子胥建议) , 听太宰嚭 , 卒许越平 , 与盟而罢兵去 。 ”
这就是传统史书讲述的吴越战争 , 字里行间的吴王形象非常昏聩 。 其中 , 《史记》中的吴王 , 给人印象稍好 , 但《国语》之《吴语》和《越语》中的记载 , 吴王简直昏聩透顶 , 被越国美女、珍宝等吸引 , 又听信谗言 , 而放过了越国 。
【爱历史】夫差不杀勾践之谜,却被战国竹简解开,学者:吴王夫差形象被颠覆
文章图片
【爱历史】夫差不杀勾践之谜,却被战国竹简解开,学者:吴王夫差形象被颠覆】然而 , 清华简的《越公其事》记载 , 却颠覆了历史 , 因为夫差不杀勾践 , 有着不得已之处 。
夫差兵围会稽山 , 勾践谴使文种求和 , “吴王闻越使之柔以刚也 , 思道路之修险 , 乃懼” , 随后夫差又与伍子胥商量 , 认为当年先王“天赐衷于吴” , 最终守不住而被驱逐回来 , 如今我军伤亡过半 , 加之远离吴土 , 道路修远 , 后备不济 , 勾践8000人斗志旺盛 , 因此权衡之下 , 决定答应越国的臣服 。
吴王曰:“今我道路修险 , 天命反侧 , 岂用可知?自得吾始践越地 , 以至于今 , 凡吴之善士将中半死矣 。 今彼新去其邦而笃 , 毋乃豕斗 , 吾于胡取八千人以会彼死?”申胥乃惧 , 许诺 。
显然 , 夫差之所以没有乘胜追击剿灭句践 , 是由于自我评估的实力不足 , 尤其“凡吴之善士将中半死矣” , 更没有了必胜的把握 , 而不是传统史书中的贪财好色、刚愎自用、拒绝忠良、任用佞臣等原因 。
尤其重要的是 , 从《越公其事》中伍子胥与夫差的对话来看 , 两人是君臣协商 , 没有爆发激烈冲突 , 反而一团和气 , 最后“申胥乃惧 , 许诺” 。
客观的说 , 这一段记载的历史 , 比起历史上充满小说气息的美人计、离间计等 , 实力估量之后的无奈选择 , 应该更符合历史事实 , 也更符合雄才大略的吴王夫差形象 。
【爱历史】夫差不杀勾践之谜,却被战国竹简解开,学者:吴王夫差形象被颠覆
文章图片
夫差答应勾践臣服之请后 , 如何面对越国使者文种的呢?《越公其事》中的记载 , 让人根本就不敢相信!